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教案 教材分析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是选自鄂教版小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课。这一单元主要从学生身边的文具入手,以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进行观察与研究,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对数据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把研究行为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本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从学生最熟悉的笔入手,引导学生对笔杆上的橡胶套进行研究,从而发现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多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学生进行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预测结果、数据调查、实验分析、交流分享、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活动时,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各方面素质还未发展完善,以至于他们不能很好的把握探究问题的要点,在设计实验、描述、观察的时候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这需要教师适时正确的引导,让课堂的效率更高。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发现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 能力目标:用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难点:用准确的实验操作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两支笔(一支没橡胶套)、木板、玻璃、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棉线。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支笔)请问这两支笔有不一样的地方吗?欣赏PPT。笔杆上为什么要安装橡胶套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体验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一只手捏住有橡胶套的笔杆一端,另一只手从笔杆的一端滑向另一端,反复比较,说说你的感受(学生交流感想,滑不动……)。 再让学生用同种方法体验没橡胶套的笔杆,反复比较,说说感受(学生会说没有橡胶套的很容易在手里滑动)。 最后引导学生将两支笔放在桌面,同时向前滑动,说说感受。像这样阻碍滑动的力叫做摩擦力。(教师拿起笔杆做示范动作)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这两支笔,哪支笔的摩擦力更大? 猜想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 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试着小组讨论下。(橡胶套不光滑、橡胶套增加重量…) 验证摩擦力跟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有什么办法摩擦力跟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全班讨论研究方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木板、玻璃、毛巾、木块、弹簧测力计、棉线),分别介绍材料,并让学生用手触摸感受,完成实验记录表(1.按照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排序)。 教师演示实验(将系了棉线的木块放在木板上,然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量拉力,一定要匀速拉动,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等于拉力,所以此时的拉力也就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最后读数并记录数据)。 实验注意事项: 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观察使用前指针刻度是否为“0”N; 不能测量超过量程(0~1N)的物体; 读数的时候要平视刻度; 保证被测物体表面平整,没有褶皱; 小组分工合作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 各小组分析本组的实验数据,从数据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全班交流。在毛巾这类不光滑的物体上拉木块用的力大,在玻璃上拉木块用的力小,说明物体的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