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60638

3.10种子发芽了 说课 教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9次 大小:64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10,种子,发芽,说课,教案
  • cover
种子发芽了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种子发芽实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 《种子的萌发》是教育科学-出卷网-小学五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一节典型的假设验证课。学生已经有了种植植物的经验,对植物的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对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过研究的学生并不多。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哪些是可要可不要的条件,他们大多数没有做过科学的研究。所以本课就从熟悉的绿豆发芽所需的条件开始研究,引导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假设,选择控制条件,制定实验计划,观察记录现象,分析整理数据,做出解释的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学生接触的对比实验不多,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在学生讨论实验的时候,要提示他们注意实验的公平性。 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对种子的发芽并不陌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一定的理性认识,在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种子的结构和观察过发芽的种子。 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所以我将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确立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但探究能力有限,缺乏持续观察的耐心,所以我将能根据要求设计自己的实验计划确立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了解种子的结构,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哪些 2、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让学生亲历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要以自由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体现科学教学的这一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自主探究———研讨”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运用观察法、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专题,自己制定研究计划,自己动手研究,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节科学探究课教学目标达成与否,学生的探究材料起到关键作用。为了让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我为每组学生准备绿豆种子,实验记录表,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都知道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在对“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期待中开始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学生思维的参与,对理解发芽需要的条件这一教学难点起着重要的作用。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 活动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先让学生回忆四年级学过的《种子的萌发》,让学生说一说种子发芽要什么条件,并板书学生说出来的观点。一般会出现几种讨论结果:土壤、空气、水、阳光、温度。然后再拿出准备好的绿豆种子问,如果要绿豆种子发芽,刚才大家说的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由种子的发芽过渡到绿豆种子的发芽更有针对性,因为不同的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由于讨论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所以引出了第二个教学活动。 活动二: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假设 在课堂上我会选取其中的一种条件进行研究,例如研究水分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在研究之前,得先让学生明确探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明白什么是对照实验,如何进行对照实验。在指导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