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温度的概念,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 2、会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其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想象的学习习惯。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活动准备 每组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3个,热水1杯,钟表,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学生实验,提出问题。 1、请每组派同学按老师下面的要求来感受一下。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同时插入冷水和热水中,等老师数到5时,把两个手指拿出并且马上把这两根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再放5秒钟,然后说说你手指的感觉。 2、生实验汇报。 3、师小结。 可见光凭感觉并不能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能够准确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叫温度。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感受到同样一杯水两根手指的感觉却差别很大,使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亲自动手,测量水温。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温度计,然后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上面都有什么? 2、生观察汇报。 3、我们应该怎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呢? 4、生试说师总结 温度计液柱不动时,液柱顶端所指示的刻度就是此时的温度,读作XX℃。 5、指名练读几个温度。 6、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总结。 ⑴温度计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杯底和杯壁。 ⑵等液柱不再上升时才能读数,并且视线保持水平。 7、请同学们按照上面的方法测量面前三杯水的温度。 生测量。 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讨论、总结得出,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使学生自己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 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1、请同学们猜一猜热水变凉过程温度下降有什么规律? 生猜测,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想象的学习习惯。) 2、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变化到底有什么规律?下面就请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主体,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师巡视指导总结。 ⑴要连续测量,液泡不能从水中取出,不能碰杯底杯壁。 ⑵各组一拿到热水后就要将温度计放入杯中,记下第一个最高点温度。此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并从此时起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 ⑶组内分工:有观察员,记时员,记录员。 3、生实验。 师巡视指导。 4、指定一个小组板演热水变凉的温度曲线图。 5、观察数据和曲线图说出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6、如果这杯水继续放置,温度会继续下降吗? 7、会下降到什么程度? 8、请同学们课后亲自做实验验证一下。 四、生谈收获和感受。 (设计意图:连续测量水温,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科学问题的兴趣。) 板书设计: 冷热与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单位:0C读作摄氏度 冰水的混合温度为00C 水沸腾的温度为1000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