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71683

第二单元第一课第2课时 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共26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7952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教案,PPT,26张,探索,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2-1-2 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掌握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史料,分析斯大林体制的特点及利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依据国情制定政策的历史教训,学习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斯大林体制的利弊。 【教学难点】 辩证分析斯大林体制的利与弊。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材料式导入)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 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当时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的余粮必须上交。 二、新课学习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协约国发动了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也掀起叛乱,战争的紧迫关头,饥荒降临。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应对严峻形势,苏维埃政府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余粮,即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多媒体课件展示工人收粮队 国内战争结束时,俄国的经济状况 一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1920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30%,钢产量只相当于战前的4.6%,生铁只有战前的3%左右。67%的铁路毁于战火。人民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很多人经常挨饿。 教师总结: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 >>> 对话形式展示俄国内战结束后的国内矛盾 俄国人民: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列宁: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得出结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起了人民的不满。 俄国需要新的政策,引出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时间:1921年3月 内容:在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在工业领域,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 在流通领域,恢复商品贸易。 >>> 多媒体展示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俄国的谷物和工业总产量 教师提出问题:材料中反映了什么?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俄国的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使苏俄工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苏联的成立 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此后,加盟共和国逐渐增多。 教师讲解“沙俄”、“苏俄”与“苏联”的区别 “沙俄”:1547到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 “苏俄”:1917年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 列宁的逝世 1924年1月21日下午6时50分,列宁因病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与世长辞,终年54岁。1月22日, 斯大林等全体俄共中央委员前往哥尔克村致哀。23日下午,列宁灵柩移往莫斯科,由苏联党和国家举行追悼仪式。四天之内先后有数百万各界人士冒着严寒、日以继夜地向列宁遗体告别。 列宁的逝世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一个重大损失。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