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光》。 【教材简析】 《认识光》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1课内容,本单元隶属于科学内容四大板块中的“物质科学领域”,《认识光》是本单元的基础课,主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源和光的传播路线,为继续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等知识做好铺垫。 教参指出,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是对光现象的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包括光源、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的合成、光与生活的关系等,本单元与前面学习从知识上没有过多联系,却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做好了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光的知识在前面和以后的学段中也有涉猎,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归纳出一下单元。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太阳和月亮》、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涉及自然光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和影子形成的知识;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涉及人造光源,包括电能与光能的转换等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光源,了解光的传播路线和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目标:能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能运用实验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现象。 态度目标:培养大胆想象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组装并运用自制装置进行模拟实验。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难点】 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纸板、竹签、铁钉、铅笔、剪刀、胶带、双面胶、LED灯座、蜡烛、纸箱、手电筒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看,这是哪里? 预设:五四广场 谈话:对,这就是五四广场沿海一线的风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播放青岛灯光秀视频) 谈话:你们去看过灯光秀吗?有什么感受? 预设:美丽、震撼…… 谈话:为什么五四广场沿线的夜景会如此好看呢? 预设:因为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谈话: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光。(板书课题:认识光)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突出问题,引入新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二、认识光源 谈话:除了灯会发光,还有什么会发光呢? 预设:太阳、月亮、萤火虫、蜡烛、闪电、发光鱼…… (出示月亮、镜子图片) 谈话:他们会发光吗?把镜子放在很黑的屋子里,能看到吗? 预设:他们不会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看不到。 谈话:对,月亮和镜子自身不发光。 在科学上,我们把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自身发光 光源) 谈话:我们来看看这些光源有什么不一样?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人工光源、天然光源、生物光源 谈话:对,科学上我们把光源就分为三类,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 (板书:自然 生物 人造) 谈话:光源的分类可以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多利用它提高学习的效率。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生活,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小组合作讨论光源的分类,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记住光源分类,学生既学习了科学知识,又了解了一种学习方法。】 三、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1.观察光沿直线传播 (出示纸箱,手电筒照出光柱) 谈话: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手电筒的光。 谈话:手电筒发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预设:直直的。 (手电筒左右摆动,学生观察光柱变化) 谈话:人造光源发出的光是直的,那么自然光源和生物光源呢? 预设:自然光源和生物光源发出的光也是直直的。 谈话:通过观察,你发现了光是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