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74247

必修3-2.1.3 血糖的调节(24张PPT)

日期:2025-10-1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1177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3-2.1.3,血糖,调节,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2.1.3 血糖的调节 知识回顾 1、人体的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体温是如何调节的? 2、人体是如何调节体内水的平衡的?参与的主要激素是什么? 3、人体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什么? 2.1.3 血糖的调节 学习目标 2、概述血糖的调节机制 1、描述血糖调节过程 3、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及原因 1、血糖的概念 一、血糖调节过程 血浆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2、血糖的正常范围 空腹时血糖浓度的正常值为 3.9~6.1 mmol/L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2h 后血糖浓度应低于 7.8 mmol/L 知识导学 2.1.3 血糖的调节 3、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一、血糖调节过程 体内的血糖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肝糖原分解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细胞内氧化分解 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2.1.3 血糖的调节 4、参与调节的主要器官 一、血糖调节过程 ① 肝脏 ② 胰岛 ——— 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等 ———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5、参与调节的主要激素 ① 胰 岛 素 ② 胰高血糖素 ——— 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唯一的降血糖激素 ——— 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升血糖激素 ③ 肾 上 腺 素 ——— 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分泌的升血糖激素 2.1.3 血糖的调节 比较项目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器官 作用机理 作用目的 6、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 一、血糖调节过程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①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 ② 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③ 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① 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② 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畅通去路、抑制来路 降低血糖浓度 畅通来路、抑制去路 升高血糖浓度 2.1.3 血糖的调节 血糖浓度 3.9~6.1 mmol/L 血糖浓度过高 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 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促进葡萄糖合成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血糖浓度降低 血糖浓度过低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浆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浓度升高 6、血糖调节过程 一、血糖调节过程 2.1.3 血糖的调节 7、血糖调节机制 一、血糖调节过程 (负)反馈调节 8、血糖调节方式 神经-激素(体液)调节 2.1.3 血糖的调节 例1: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 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 正常,其主要机理是_____分泌 增多,促进_____分解成葡萄糖, 使血糖水平升高。 另外,体内的非糖物质如_____等, 也可以在_____素的作用下转变 为葡萄糖进入血浆。 课堂小练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脂肪 胰高血糖 2.1.3 血糖的调节 A、进食后1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血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C、进食2 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例2: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 确的是 ( ) 课堂小练 B 2.1.3 血糖的调节 饭后人体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分析 知识拓展 (1) 当血糖浓度较高时,胰岛素的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下降 (2) 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 (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2.1.3 血糖的调节 二、血糖代谢失调 1、低血糖和低血糖症 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 3.9 mmol/L 称为低血糖 低于 2.8 mmol/L 称为低血糖症 低血糖常见症状 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 轻中度低血糖,口服糖水、含糖饮料,或进食糖果、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 重度低血糖要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