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潜水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科学模型的制作是探究科学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本课通过观察潜水艇模型的浮与沉,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沉浮的道理,同时为一节《沉浮的秘密》中对于沉浮条件的探究作了良好的铺垫。 《玩“潜水艇”》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外活动”这一单元的第五课,本课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潜水艇”,通过玩潜水艇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因。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玩出发,先让学生玩,在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后,再由学生来做。最后根据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情况,讨论出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潜水艇的构造及各部分作用。 2.在认识潜水艇构造的基础上,能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潜水艇。 3.在玩“潜水艇”的活动中,理解潜水艇沉浮的秘密。 4.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潜水艇”。 教学难点: 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因 三、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达到科学思维的培养。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等;并积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情景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沉浮的道理。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意识,共同完成科学探究的任务。 3、师生交流法:通过师生的互动,加深对潜水艇的认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观察分析法: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并描述、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形成新的科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潜水艇模型,注射器、输液管、铁钉、盛有水的水槽、透明胶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潜水艇 猜谜语:潜水艇 出示潜水艇图片,播放潜水艇潜水视频 出示潜水艇模型,让一名学生演示玩法 揭示并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潜水艇” (二)、玩“潜水艇”模型,观察、认识潜水艇构造及作用 学生玩“潜水艇”模型,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潜水艇在水中的现象。 学生分组汇报:说一说你们刚才在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师:潜水艇在水中这么神奇,它的身体上一定藏着许多秘密,现在请大家拿起“潜水艇”仔细观察,看看它有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是什么样的?比一比看谁发现的秘密多。 学生观察潜水艇的构造。 分组汇报观察结果: 小组讨论、汇报潜水艇每一部分的作用。 (三)、制作“潜水艇” 师:同学们想拥有自己的潜水艇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易的“潜水艇” 课件出示制作材料,教师介绍注射器结构。 小组讨论“潜水艇“制作方案 分组汇报: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制作”潜水艇“? 课件出示制作步骤,小组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制作之前,提出制作要求: 小组成员做好分工,注意安全。 同时开始做,做好后请举手,先完成的组获胜。 做好后先不要放入水中。 分发制作材料,分组开始制作。 (四)、探究潜水艇沉浮的秘密 师:每个小组都已经制作完成,现在大家最想做什么? 分组玩自制潜水艇,玩之前提醒学生:(1)仔细观察潜水艇是怎样沉浮的?潜水艇在沉浮的过程中,里面有什么变化?(2)小组合作,做好记录。 交流汇报:你们是怎样控制潜水艇的沉浮的?潜水艇在上升和下降时,里面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你认为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 视频播放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五)、课堂延伸 老师这里有一个新鲜的马铃薯,当我把它投进清水里,大家猜一猜它是沉还是浮? 你能想出哪些办法让沉在清水里马铃薯浮起来? 六、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