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78792

统编语文小学三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11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统编,语文,小学,三年级,第五,单元
  • cover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学目标: 写景要抓住特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形和色的角度来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力求真切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最无私的母亲,它不仅孕育着我们,更涵养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依托和庇护。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看看怎样真切地写出我们眼中的事物或景物。 二、慨念解读 (“亲近自然”,我们都在接触大自然,开动我们的眼睛、鼻子,甚至是耳朵去亲近。关键是后面六个字“写物或景要抓住特征”。什么是“景物特征”。) (1)“写景要抓住特征”,那么,什么是景物的特征? 先说说“特征”吧。什么是特征?谁来举一个例子来说说? 关键在于一个“特”字。也就是这个景物特别之处,与众不同之处。 同样是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同样是花,“牡丹雍容,菊花孤傲,兰花素雅。”也可以是同样事物 在不同情境下比较,比如同样是烟,如果在田园乡间,陶渊明说是“依依墟里烟”,突出烟的依依袅袅,如果是在大 漠,那就是“大漠孤烟直”,苍劲有力。 (2)我们说要抓住事物特征,就是指抓住这些与众不同之处。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抓景物的特征呢?比如描写这盆韭兰,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描写?(颜色,现在是深绿,春天刚刚发的嫩芽是汁液饱满的黄绿色,现在天冷了,是深绿色;叶子的形状,是尖细且 长的,有点像韭菜———色彩,形状,调动的是视觉;我们还可以凑上去闻一闻,不开花也有味道的,嗅觉;还可以摸一摸,估计跟摸仙人掌不一样的感觉,触觉;至于味觉。这个可以不尝试,一是不能吃,另外就这么几根叶子??听 觉,韭兰在这个方面特征不明显,现在草坪里干透的落叶,倒是需要我们张开耳朵去听一听。) 所以写景,可以调动我们的感觉全面的感受景物。不过在这几种感官中,视觉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角度。只要我们张开眼睛,用心去看这个大自然,世界从来都是缤纷多彩的。所以说,缤纷的世界,其实一直在我们的眼中。 (板书———缤纷世界,在我们眼中)。 三、方法指引 1.抓住景物的外形和色彩特征,摹其形,绘其色,是很多名家写景的方法: 2.其实,在上次的片段训练中,咱们也有同学抓住了形和色,写得很好的。 看下面这段文字: 松树上的菌子,在下霜的季节肆无忌惮地伸长了芽孢,像贪吃的白猫胡须边未来得及滴下的牛奶。菌子极细的茎, 从松树嫩枝的缝中冒出,根根银针,只有一小簇,却开出了蒲公英式的自由。地上的草,一片一片,有绿有紫,在向 阳的一侧结了霜,叶子细细地镶上了精致的银边,米粒式的冰晶,无序地洒在叶子上,晶莹剔透。铃当花的果实,无声地慵懒在地上,黄色,绿色,像节日里的灯笼。灯笼已足够精巧,却不知谁又在灯笼上画了些细密的浅褐的花纹,放大了看,定是一盏绝美的镂雕。肚子里的种子怕已是等不及,叫着嚷着把灯笼扯开小小的口,灯笼就分成五瓣,静静等待,下次重生,在明年。 (1)齐读。勾画出好在哪里。 (2)写得好不好?如果看过她描写的东西,会更觉得她写得好。结了霜的小草时间性太强,我没有拍到。但是我有松树上的菌子和铃铛花的图片,大家对比着看看。 (出示图片和文字。描写有没有抓住外形和色彩的特征?哪句话写得特别好?) (3)那么,大家再次认真读这一段,说说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精彩的写景段落? 四、习作方法 1.观察室要细致一些。 2.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 3.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五、佳作欣赏。 1.教师提供不同的范文供学生鉴赏。 相机点评:观察是否仔细,特点是否突出? 过渡:你们说的这么好,写出来一定是一篇精彩的作文。 2.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