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82430

1.5 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0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国旗,怎样,上去,教学设计
  • cover
《国旗怎样升上去》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2、 会组装定滑轮。 3、 会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说明定滑轮的作用。 4、 知道定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运用。 教学重点: 知道定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组装定滑轮并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1个、钩码3个、s钩一个、铁架台、测力计、线、实验记录表。 演示材料:学生分组材料一套,多媒体课件、两种滑轮装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 1、谈话:每个星期一,学校都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板贴:国旗怎样升上去) (学生可能回答:国旗在绳子的带动下上升的;升旗手向下拉绳子,国旗就随着绳子向上升;在旗杆的顶部还有一个轮子在转动) 2、讲述:哦,秘密就在旗杆顶部,我们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旗杆顶上的这个装置在科学上叫作滑轮,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滑轮。(板贴:滑轮) 3、这是实验室用的滑轮,生活中的滑轮更结实耐用。(ppt出示)虽然它们的材质和外观上有所不同,但构造上都是一样的,请同学们找找它们的共同点。 (滑轮的边缘都有凹槽、上面都有一个环形的部位,滑轮可以绕轴转动) 4、ppt小结:像这些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装置叫做滑轮。 二、尝试安装滑轮,了解滑轮的作用 1、接下来就请你们当个升旗手,模拟升国旗。旗杆在此,国旗就拿它来代替,当然还少不了滑轮和绳子,你们能试着稳稳得提升一个钩码吗?(出示:铁架台、钩码、滑轮、绳子) 2、分组进行初步安装(巡视指导,给没有铁夹的小组一个S钩) 3、(请一小组上台演示如何安装)并提醒安装注意点:①铁架台要稳定,不能晃动,要旋紧。②S钩要稳定,不能滑动,挂S钩的地方可以用手摁紧。 4、提问:大家觉得滑轮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生:可以把物体从低处运到高处。)简单概括为:可以提升物体。(并板书) 三、探究滑轮省不省力。 1、那么关于滑轮,你们还有想知道的吗?(聚焦:利用滑轮提升物体是否省力呢?) 2、(请几个学生猜测一下)怎么用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呢?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实验方案: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先测出钩码的重力,再测出用滑轮拉动钩码的拉力,最后比较两个力的大小。(ppt出示) 5、提问:为什么不是这样测出提升钩码的拉力?(因为徒手提升钩码的拉力﹦这个钩码的重力,不管提升多高,拉力不变,所以我们只要直接测量钩码的重力。) 6、提问:那么光比较一次,就可以下结论了吗?(出示实验记录单)为了得出较科学的结论,我们需要多测几次,看懂了吗? 7、过渡:整个实验过程中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实验注意事项。 (1)测重力时,正着调零,测拉力时,倒着调零; (2)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注意在拉动过程中读出数据; (3)用弹簧秤拉动时,用力要均匀,并保持竖直状态; (4)注意分工合作,重复多测几次,即时记录。 8、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9、分组汇报总结实验结果。小结: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 四、深入思维,从变形的杠杆分析滑轮 1、(出示滑轮简图)过渡:刚才我们从实验的角度发现升国旗的滑轮是等力的,不省力也不费力,接下来请同学们把它当作是杠杆的话,看看又有什么发现? 2、谁来找找支点、阻力点、用力点分别在哪里? (生发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对了,其实滑轮就是一种变形的杠杆。我们用杠杆的原理再次证明这种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它是一种等力杠杆。 4、提问:既然没有省到力,那这种机械有什么优点呢?小组讨论一下 5、交流小结: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五、引出动滑轮,迁移拓展。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