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83804

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课件 (共2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9915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张,课件,必修,2019,统编,全面
  • cover
(课件网)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2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性,支持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探究法治与生活、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理解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 积极参与依法治国的社会实践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习近平强调,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1)请查找资料,分析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2)说说“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3)分析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目标 探究与分享: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提示:法治和法制的区别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法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层面;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 一、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1、必要性 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②法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③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 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②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法律 规范 体系 法律 实施 体系 法律 监督 体系 法律 保障 体系 党内 法规 体系 (1)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除了包括宪法和法律外,还包括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今后,要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规章等社会规范体系。 (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主要有:《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定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设底线)、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责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规矩)、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实监督) 《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等。 资料卡 (3)法律监督体系,是指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力量法律监督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起严格的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是从组织制度上给予法律实施以最有力的保证。法律监督体系包括以下几种组成部分: ①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尤其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行政机关的监督; ③司法机关的监督(包括审判机关的监督和检察机关的监督); 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⑤国家监察机关 ⑥党的监督。 ⑦人民政协 (4)法律保障体系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确保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强化人才保障,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