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91586

5.2 实验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7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实验,教学设计
  • cover
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假设与实验》 2.实 验 教学资源开发 1、教材分析 《实验》一课是对“收集证据”这一重要技能的集中强化训练, 实验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我们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通过训练让学生对收集证据的意义、方法和如何有效利用数据产生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做到逐渐熟练地掌握。 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懂得实验是验证假设、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并且了解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寻找证据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掌握一些常见的资料、数据的记录、保存方法。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在科学课上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初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但这些实验活动基本是按老师或者活动的要求进行的,并没有明确与收集证据联系起来,他们对科学实验的种类、实验的控制和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比较欠缺的。 本课教学中要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实验情境中经历“收集证据”的过程,了解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并学会资料、数据的记录、保存方法,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为将来继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安排意图 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为《我们的地球》,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模拟地震的发生、模拟风化和侵蚀等;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则需要进行不少的对比实验,如铁钉生锈的原因、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更好等。于是,我将《实验》一课安排在学习了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之后、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之前,意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时是六年级上册《假设与实验》单元的第2课的第二课时。 本课的这一课时主要学习“对比实验”。要求明确什么是对比实验,知道对比实验的条件,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重视对比实验中的公平原则,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知识与技能 ●知道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知道什么是对比实验; ●学会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知道并重视对比实验中的公平原则; ●知道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识别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难点: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 教学准备 盐、玻璃棒、烧杯、小量杯、滴管、墨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1、 复习导入 1、 什么叫模拟实验? 2、 在记忆中比较难忘的模拟实验有哪些? (设计意图:教师希望通过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模拟实验的概念及难忘的模拟实验,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 2、 认识对比实验 1、有些实验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这种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我们做过的模拟实验: 模拟雨的形成 模拟昼夜的形成 模拟火山爆发 模拟食物的消化过程 …………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总结学过的模拟实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复习巩固,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连贯性。) 2、复习“种子萌发的实验”,引出对比实验的概念。 在三年级时,我们曾经做过“种子萌发的实验”,请回忆一下,我们当时是怎样研究的? 像这种实验有什么特征? 揭示对比实验的概念: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我们做过的对比实验有哪些?(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水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