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教学设计 《珍稀动物的保护》 教学课题: 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时《珍稀动物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下自主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搜集关于珍稀动物及已有保护措施的资料。 2.在交流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简洁、明了地表述,能认真倾听、客观评议。 3.能应用搜集的资料制作简报并进行动物保护的宣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反思人类的过错,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 1.初步了解我国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2.初步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二、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几种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况。让学生知道珍稀动物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珍稀动物人人有责。 三、教学难点: 珍稀动物的灭绝原因和保护措施。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伤害、戏弄珍稀动物,并尽力自己能力保护它们。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分组分派任务,教师亦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组为单位,围绕同一个主题既分工又合作进行资料搜集。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师提出问题:有谁知道歌曲背后的故事? 2.听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有什么想法? 3.思考:为什么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让姑娘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为丹顶鹤是珍贵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像丹顶鹤这样数量稀少、生活方式奇特、经济价值巨大的动物都是珍稀动物。) 4. 珍贵动物外形和生活方式非常奇异,而且,随着地球的变迁,环境的破坏,珍稀动物已经越来越少,它们是全社会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怎么做呢?要来保护它们。(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汇报交流课下收集的我国珍稀的资料。 1.珍稀动物都有哪些呢?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深入组中巡视了解各组收集资料的情况。 【设计意图】小组内学生交流收集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组间交流学生能认真倾听资源共享,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2.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资料。 出示多媒体课件:珍稀动物。了解丹顶鹤、金丝猴、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的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研究价值。 3.师:老师这里也查到了许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资料)g 【设计意图】学生对珍稀动物的灭绝原因缺少了解,教师收集资料的展示,具有铺垫和引导的作用,攻破难点。 4.想一想:地球上的动物不断减少会造成什么后果? (动物不断减少,会导致物种灭绝,进而中断食物链。食物链缺失,生态平衡被破坏。生态圈环境紊乱,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环境,也许最后只剩下人类,然后人类最后灭绝。所以保护濒临物种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导入第一步是让学生明白珍稀动物及其人类关系,激发他们对珍移稀动物喜爱之情。在这一步先让学生运用‘查找资料’的方法做课前准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去了解更多有关珍稀动物的知识,使他们初步认识保护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同时又能体验到‘查找资料’是获取全面知识的好方法;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小组合作能力,汇报成果,学生动手动脑,外加多媒体的设制,师生产生情感(喜爱之情)共鸣。这样,课堂角色互换,变老师授为学生授,他们体验到成功,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 过渡:怎么保护珍稀动物呢? 1. 活动二:讨论交流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2. 师: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