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11933

4.2 弹簧和橡皮筋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52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弹簧,橡皮筋,教学设计
  • cover
弹簧和橡皮筋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玩过弹簧和橡皮筋之后,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示它们形状的变化和手的感觉并由此认识弹力。 2.能正确测量力的大小并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探究弹力的奥秘,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 2.认真分析数据,善于发现规律。 科学知识 1.知道弹簧变形后力图恢复原来形状所产生的力是弹力,知道使用测力计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2.知道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就伸得越长并且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弹力的认识和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教学准备 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弹簧和橡皮筋,平板式弹簧测力计,钩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想)找一个最勇敢的孩子打开它。(跳出小丑)它是怎么跳出来的?(弹簧,板书)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想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具有弹簧这种特性呢?(特别是女孩子用的)(橡皮筋,板书)今天我们就以弹簧和橡皮筋为例,来研究研究他们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二.动手动脑 认识弹力 1.老师准备了弹簧和橡皮筋,你想怎么玩?(拉、压、扭...) 2. 你觉得手会有什么感受?(生答)弹簧和橡皮筋可能会与什么变化?提出猜想 3.学生体验,找一找弹簧和橡皮筋的秘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教师出示实验提示卡,强调活动体验的重点是: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你用力的同时有什么感受? 4 .组织学生开展汇报交流活动,①用力时弹簧和橡皮筋的形状怎样?②去力后形状又是怎样的?③是它自己变回去的吗?那是谁帮它变回去的呢?④你刚才玩的时候,手感受到什么?(感受力的方向)通过描述它们的变化感受力(弹力)的方向,帮助学生形成或完善弹力的概念。 5.小结:像弹簧和橡皮筋这样,变形后力图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6.生活中的弹力现象有哪些? 三.认识和使用测力计 1.弹力到底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弹力的大小呢?引出弹簧测力计 2、出示不同的测力计,以平板测力计为例,介绍各部分结构 3.学习使用方法①了解量程,能不能超过它的量程范围,为什么? ②归零(观看微课学习使用方法) ③读数(观看微课学习使用方法) 4.认识钩码,并了解一个钩码的重量为50g,请一个孩子感受50g的重量。 5.它能产生多大的力?两个、三个、四个呢?同学们想不想通过实验去发现弹簧的第二个秘密呢?请你按照实验提示卡,完成测量并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并发现其中的秘密。 6.小组汇报 7.小结:在量程范围内:钩码数量越多,弹簧被拉的越长,所产生的弹性越大。 四.谈谈我的收获 孩子们,今天你有什么学习收获呢?弹簧和橡皮筋的秘密,你都找到了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