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过探究声音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固体、气体、液体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教学准备 玻璃罩、音乐芯片、抽气筒、橡胶垫、水槽、塑料口袋、土电话、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地听听,看你能听到什么? 2.提问:日常生活中听到的这些有趣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边的? 3.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新课教学 1、研究气体(空气)能否传播声音。 师:课件展示图片:上课铃声是通过什么物体传播到学生的耳朵? 生:学生看到图片:提出问题并猜想 师:老师介绍实验器材及其用法。 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学生进行实验,把实验现象写在实验报告单上。然后小组内同学一起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老师抽几组同学起来汇报、交流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抽气后声音变小。 板书: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气体(空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研究液体(水)能否传播声音。 课件展示图片:水中的鱼为什么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学生看到图片:提出问题并猜想 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学生进行实验,把实验现象写在实验报告单上。然后小组内同学一起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老师抽几组同学起来汇报、交流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我们能听到水中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 板书:实验结论:声音能在液体(水)中传播。 3、研究固体(棉线)能否传播声音。 课件展示图片:一个小男孩趴在地面听远处的马蹄声 学生看到图片:提出问题并猜想 教师介绍土电话。 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学生进行实验,把实验现象写在实验报告单上。然后小组内同学一起分析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老师抽几组同学起来汇报、交流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我们能听到同学发出的声音。 板书:实验结论:声音能在固体(棉线)中传播。 归纳总结: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三、课堂巩固: 有大陨石撞上月球,地球上的人能否听到撞击声? 四、课后拓展 1、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效果一样吗? 2、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3、制作“土电话” 板书设计: 气体 声音能在 液体 中传播 固体 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