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13720

浙教版科学八升九暑假同步提高专题讲义(机构用)第4讲 物质的转化(一)(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2152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转化,质的,机构,教版,讲义,专题
  • cover
第四讲 物质的转化(一) [衔接导入] 铁器 铁器(Iron Implements)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的器物。铁器的出现使人类历史产生了划时代的进步。在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炼铁的是居住在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年代约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前1300~前1100年,冶铁术传入两河流域和古埃及,欧洲的部分地区于前1000年左右也进入铁器时代。但当时冶炼的都是块炼铁,一直到中世纪末(1400年左右)欧洲发明水力鼓风炉以后,才出现冶炼生铁。 中国开始使用铁器的年代目前尚无定论。考古发现最早的铁器属于春秋时代,其中多数发现于湖南省长沙地区。战国中期以后,出土的铁器遍及当时的七国地区,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农业、手工业部门中并已占居主要地位,楚、燕等地区的军队,装备基本上也以铁制武器为主。战国时期的铁器还经由朝鲜传入日本。西汉时期,应用铁器的地域更为辽阔,器类、数量显著增加,质量又有提高。东汉时期铁器最终取代了青铜器。 根据早期铁器的金相检验,中国的块炼铁和生铁可能是同时产生的。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是战国冶铁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此时早期的块炼铁已提高到块炼渗碳钢,白口生铁已发展为展性铸铁。至迟到西汉中叶,灰口铁、铸铁脱碳钢兴起,随后又出现生铁炒钢(包括熟铁)的新工艺。东汉时期,炒钢、百炼钢继续发展,到南北朝时杂炼生鍒的灌钢工艺问世。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冶炼技术体系已基本建立。 在人工炼铁以前,世界上许多文化发达较早的民族,都有过偶尔利用陨铁制器的历史。在古埃及前王朝墓中,发现过陨铁管状小珠;第11王朝墓中,曾出土装以银柄的陨铁制护身符。在两河流域乌尔王墓也出土有陨铁碎片。美洲几个古文化中心都使用过陨铁制的箭头、小刀和工具。中国商代台西遗址和刘家河商墓中,也发现过刃部用陨铁锻制的铜钺。但陨铁是天体陨落的流星铁,与人工炼铁的性质根本不同。陨铁制器与人工炼铁的发明没有必然的联系。 [知识新授]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例:SSO2H2SO3Na2SO3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S+O2 ; C+O2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 ,如: CO2+H2O ; SO2+H2O ; SO3+H2O 。 (SiO2、CO等除外的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二、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 或 。 如:Fe+S 2Fe+3C12 3Fe+2O2 三、某些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 。 如:CaO+H2O=== Na2O+H2O=== K2O+H2O=== 四、金属的冶炼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少数金属以 形式存在,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2)金属的冶炼原理与方法 ①原理: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 ②冶炼方法: A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实验现象: 固体逐渐变为 ,澄清石灰水变 。 B炽热的碳能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也会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产生游离态的金属单质。以碳和氧化铜反应为例,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C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 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 ,试管口有 生成。 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开始时需先 。再 ,防止 ; 实验停止后,要继续 ,直到 为止,防止 。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①试管口高于试管底。应使试管口 试管底,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②试管口加了胶塞。试管口不能加胶塞,否则 ,易造成试管炸裂。 ③导管略伸入试管口。应使导管贴试管上壁伸人 。 (3)还原反应 A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 ;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 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 剂。 B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 、 和 。 (4)铁的冶炼 用铁矿石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