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16977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庸》 教案+课件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4881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中庸》节选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二 教材 书名: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出卷网-: 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 2006年 10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领会警句含义。 2.理解各段内容,把握其内在联系。 3.基本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教学难点: 1.“性”“道”“教”的含义及其关系。 2.“诚者”“诚之者”的含义及其区别。 3. 理解选文各个段落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 “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常被误解、误用。不少人认为“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中主义;做事要平庸,不冒尖,守“本分”,随大流。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 指出人们对中庸的误解及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发学生关注“中庸之道”的内涵。 二、简介文学常识 1.孔伋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前483-前402)。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后世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子思作《中庸》,被尊称为“述圣”。 2.《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 四书:《中庸》《大学》《论语》《孟子》 元代,四书成为官定的学校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成为了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一直沿袭到明清。 积累孔伋和《中庸》的重要文学常识,了解《中庸》在古代崇高的地位。 三、理解文本内容 请大家听朗读,轻声跟读,关注重点词语的解释,简要记录难点解析。 学习第1段 1. 解释重点词语 率:遵循。 见:通“现”,出现。 中节:符合节度。中,符合。 致::达到。 位:名词做动词,安于其位。 2.翻译课文 3.难点解析 (1)“性”“道”“教”的含义及其关系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上天把天之正理赋予人,天理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性”。人们按照上天所赋予的正理行事就叫做“道”。把道德修明,并在众人中推广,就是“教”。 性、道、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但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道”,因为“道”是“性”的具体表现,而“教”是用来“修道”,为“道”服务的。因而,“道”是不可须臾离开的。 (2)慎独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求自己整个身心的活动,处处合乎规范,凭着高度自觉,遵循正道。 (3)致中和 喜怒哀乐为人的本性具有,未发之前叫做“中”,这个“中”是在内心的意思,属于“天命”,是性的范畴,所以说是“大本”。发而中节属于率性修道的范畴,所以称“和”为天下的“达道”。致中和,指理解把握了事物的天命之性,又能遵行率性之道。做到了中和,天地自然就能正常运行,人也就是在帮助天地自然养育万物。 (4)“性”“道”“教”与“中庸”的关系。 此书专为“中庸”二字发,开口却不即言中庸,乃就中庸内分别出性、道、教三项来,盖不明性、道、教,则不知中庸之源委,知性然后知中庸所自来,知道然后知中庸之所在,知教然后知中庸所自全。 ———(清)陆陇其《四书讲义困勉录》 (二)学习第2~4段 1.解释重点词语 知:通“智”,智慧。 不肖:不才。 2.翻译课文 3.第二至四段的关系 这几段引述孔子的格言,强调中庸的高度和难度。第二段讲到小人违背中庸的道理,第三段讲到人们已经很少能做到中庸,第四段解释其原因。 (三)学习第5~6段 1.重点字词 经:常规、规则。 柔:安抚、怀柔。 怀:安抚。 诸父昆弟: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