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21075

5.3 燃烧的蜡烛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5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燃烧,蜡烛,教学设计
  • cover
《燃烧的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难点: 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学生和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3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形态的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变化,使他们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燃烧的蜡烛》主要是综合应用,既有可逆变化过程又有不可逆变化过程,既有形态上的变化又有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同时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谜语:细如线,胸怀大志,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大家猜猜是什么?对,蜡烛,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品,在黑暗中给予我们光明,同学们曾无数次地点燃蜡烛,又无数次地将它吹灭,但你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走进科学探究之旅,和我一起探究科学之真,你们准备好了吗?跟我出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燃烧的蜡烛》。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谁能说说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能燃烧?你觉得这些东西在燃烧后会有什么变化? 刚才很多孩子都说到东西燃烧后就减少了,甚至是没有了。在三百多年前,有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叫拉瓦锡,他对燃烧也非常感兴趣,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什么实验?请看大屏幕。 在拉瓦锡的实验中他认为物质燃烧后总重量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我们却认为东西燃烧后重量减少了。到底谁对?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验证。 二、在实验中观察蜡烛燃烧前及燃烧中的变化 1.观察燃烧前的蜡烛。 观察燃烧前的蜡烛。在观察时,我们可以通过看、闻、摸等方法,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2.观察燃烧中的蜡烛。 下面要做点燃蜡烛,你认为点燃时要注意什么?如果不小心失火了,赶快用老师准备的湿毛巾来灭火。在这里老师也要提醒大家:点燃其中的一支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教师示范)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3、小组选人到讲台上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固态蜡受热变成液态蜡,液态蜡冷却后又变成固态蜡,像这种变化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可逆的变化过程。它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板书形态变化。) 三、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 刚才孩子们发现蜡烛变短了,说明它被燃烧了,猜一猜:燃烧掉的蜡烛变成了什么?(学生猜测。)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杯澄清的石灰水,请看实验步骤,大家读一读。 1、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一洁净的烧杯里,使杯壁上留有石灰水滴。 2、将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 3、观察杯壁上石灰水的变化。 4、师播放视频。 5、教师动手演示。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板书新物质。) 师:你们想知道这个新物质是什么吗? 请同学们看“拉瓦锡的研究”。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这种新的物质就是二氧化碳)其实就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变化,二氧化碳还能不能变回蜡烛呢?(不能)像这种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师:蜡烛燃烧后就不见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着重认识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可逆的变化,也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