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22813

浙教版科学 初二升初三 运动与力 暑假辅导教案+学案(2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8345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答案,2课时,学案,辅导,教版
    个性化辅导授课学案 学生 年级 科目 科学 课时 2 形式 教师 时间 课题 运动和力 考点 运动的描述 2、速度与平均速度 3、力 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5、常见的力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考点/易错点2、速度与平均速度 ( (1) 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考点/易错点3、力 ( 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 施力物体———施加力 受力物体———受到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 物体的判断 单位:牛顿(N)。 ( 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考点/易错点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2)量程的选择。(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2)选择合适标度。(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考点/易错点5、常见的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质量区别符号Gm概念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方向竖直向下单位牛顿(N)千克(kg)联系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 = mg ( (2)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种类: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考点/易错点6、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c)方向相反;(d)同一直线。(或者说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 运动状态 )运动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考点/易错点7、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