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22815

浙教版科学 初二升初三 物质的溶解 暑假辅导教案+学案(2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100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答案,2课时,学案,辅导,教版
    个性化辅导授课学案 学生 年级 科目 科学 课时 2 形式 教师 时间 课题 溶液的计算 考点 1.物质溶解性及影响因素Ⅱ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Ⅰ 3.物质的溶解度Ⅱ 4.溶液的配制Ⅱ 教学内容 溶液的计算适用学科科学适用年级初三适用区域浙教版课时时长(分钟)120分钟知识点1.物质溶解性及影响因素Ⅱ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Ⅰ 3.物质的溶解度Ⅱ 4.溶液的配制Ⅱ 5. 两种结晶方法教学目标掌握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4.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5.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6.掌握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计算及溶液配制过程教学重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2.求溶解度 3.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溶解度与状态判断,结晶过程分析与析出晶体质量的计算 教学过程: 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 1.求溶解度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3.配制饱和溶液的计算 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计算 5.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的计算 6.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7.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 8.稀溶液浓缩的计算 9.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10.将溶液进行蒸发结晶(恒温) 11.将溶液进行降温结晶 12.同时蒸发溶剂、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计算(始态终态法) 13.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的比较 讲解内容: 溶解度 1. 溶解度的定义和特点 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强调:溶解度能够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强弱。 (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例如: 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0克食盐,即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0克 2. 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大于10克1-10克0. 01-1克小于0.01克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是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 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3)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相对应的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4)溶解度曲线上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已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溶液是过饱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质量还没有达到溶解度的量,溶液是不饱和的。 归纳:(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判断某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2)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判断不同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趋势 (4)确定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方法 (5)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 5. 溶解度计算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体) 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溶质的过程。 析出晶体方法:1)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用) 2)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时用) 从硝酸钾和食盐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纯净的硝酸钾--冷却热饱和溶液; 从硝酸钾和食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