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23376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5.1 人口的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152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牛津,上海,科学,七年级,下册,15.1
  • cover
《人口的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教学内容分析: 《人口的增长及其所产生的问题》是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十五主题《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的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资源”中第一节内容。《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对“人类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界定为“拓展内容”,要求认识“人类过度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初中科学学科基本要求》将本内容界定学习水平为“B”级。要求“认识”人口增长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对象分析: (前经验)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物与环境有这密切关系,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及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表现为“环保和节能”意识的某些显性行为特征。 (心里认知水平)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七年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人口”环境的改变,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同时,学生更“注重个体”,易“忽略整体”,也需要学习从“全局性”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 (个体差异性)七年级学生部分家庭中不乏“二孩”现象,可以作为学习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级中国人口变化图,学会用折线图解释人口发展规律; 2、通过阅读人均耕地占有量及“环境压力”等图表,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源需求的关系; 3、知道我国的人口政策,认同人口政策的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增长与资源的关系; 【难点】:通过分析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现状等,认识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围绕探究“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主线,以探究“人口增长与资源的关系”为重点,进行课堂学习活动。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获得的“人类与环境”经验基础上,以网红12岁女孩的文言文“二胎说”作为情景导入教学,从而设计疑问:“我国的人口需要快速增长?”、“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了改变?” 并通过设计“联合国人口司”、“国家卫健委”、“生态环境部”三个虚拟部门,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上探究世界人口及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学会折线图的绘制方法;在深入探究“人均耕地占有量”和“资源环境压力”,认识人口与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情景引入:文言文“说二胎”:《顾稚子,勿忽长》 活动目标:设计疑问,导入人口问题的探究; 学生活动预设(SA) 教师指导预设(TD)? ◆观看并朗读:《顾稚子,勿忽长》节选 ◆讨论并表达: ◆学生根据自己的“初始想法”做出选择。 ◆出示并引导朗读:网红文言文:《顾稚子,勿忽长》节选 ◆问题引导: 我国人口需要快速增长吗? 我国人口政策发生了改变吗? ◆如果由你出任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愿意选择哪一个? 活动1A:世界人口司视角: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活动目标:1、通过视频,感受世界人口随时间增长的变化; ?????2、通过填写表格并观察折线图,知道世界人口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预设(SA) 教师指导预设(TD)? ◆听讲; ◆观看; ◆填写并思考世界人口变化的规律。 ◆观看。 ◆出示“世界人口”图片,介绍“世界人口日”;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变化趋势》; ◆指导填写表格:世界人口变化情况。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四千万俱乐部”》。 活动2:中国人口与资源部门视角:A人口与人均耕地、B环境资源“压力” 活动目标:1、模仿“水的导热性”实验,设计“探究空气的导热性”实验装置; 2、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实验结果: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并能够解释一些关 于空气的热传递现象; 学生活动预设(SA) 教师指导预设(TD)? ◆观看并思考; ◆绘制折线图; ◆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察“国家人口发展规划”,思考我国人口发 展“压力”。 ◆参与并完成活动15.2.? ◆播放视频《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指导绘制折线图: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