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24371

4.1 无处不在的力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9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无处,在的,教学设计
  • cover
《无处不在的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3.在弯道竞走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和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各种力的存在及力对物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体验活动中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同时取决于力的2个方面的因素(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准备: 水桶、厚海绵、小铁球、斜面、条形磁铁、推门、条形的厚纸条、乒乓球、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 今天带同学们一起欣赏美丽的风车之国———荷兰,出示视频。 (1)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图片,荷兰———风车之国,你知道荷兰人是利用什么力来为人民造福吗? 2.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有关力的资料,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从他们的分享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汇报 。 2、新课 1.力在哪里?课件出示:帆船在海面上的图片 (1)什么力使帆船浮在水面上?(浮力) (2)什么力推动帆船向前进? (风力)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力,什么力?(板书:无处不在的力。) 三、探究活动: 活动1:力的作用 1. 同桌之间体验“推手”游戏。 (1)听老师口令,同桌之间双掌相对,老师左手面的同学先稳住不动,右面的同学轻轻推;然后右面的同学稳住不动,左面的同学推。活动中注意自己的感受。 (2)交流感受。 (3)小结:你推我,我也在推你。 2.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活动。 (1)交流活动中的发现和感受。 (2)汇报。 (3)小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的活动。 (1)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压海绵,我们要注意观察:力对物体可以产生哪些影响? (2)交流、汇报发现和感受。 (3)结论: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4)用磁铁改变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的实验,老师演示,小铁球在斜面是什么状态?(运动) (5)用磁铁能否改变小铁球的运动状态? (6)不同的方向验证,磁力使小铁球由运动变成静止。 (7)结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老师在桌面上演示篮球运动状态,什么使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小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有哪些?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6.每一种力都有什么?(大小、方向) 7.力的单位“牛顿”,用符号表示是“N”。 (1)为什么力的单位是牛顿呢?为了纪念他。 (2)牛顿简介: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在光学,力学,数学,经济学领域都有自己的发明。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热爱读书,爱思考,喜欢做科学实验,所以他才能取得成功。同学们只要你梦想,不断地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成功,也许我们在座的各位将来也会出现一名伟大的发明家或者物理学家。 活动2:弯道“竞走”。 1.请学生读弯道“竞走”竞赛规则。 2.完成实验记录单,说说你是怎么控制球的? 3.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4.交流、汇报。 5.小结: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拓展: 1.课件出示图片40页,说说图片中的人们分别用了哪些力?同桌讨论完成学习单统计生活中的力。 2.汇报。 3.小结:力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 5、总结: 考难同学们的时刻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