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28269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二)内容讲解+拓展练习(无答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341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练习,拓展,讲解,内容,编版,单元
  • cover
课题第五单元同步(二)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想象玛琪他们平时上课的情景,比较他们的学校和我们现在的学校的异同; 4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及课文表达的意思; 2.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3.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温故知新】 请回忆本周的学习内容。 复述完整□复述一般□复述有待加油□ 请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复述完整□复述一般□复述有待加油□ 听写“词语积累”。 [我爱记词语](天天听写,我最棒!) △订正区(消灭错误,GO!GO!GO!) 【知识导航】 □ 今日古诗 □课文讲解 □阅读之文言文阅读 【今日古诗】 1.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_____,_____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这首诗的题目点出这是_____(时节)的小雨,诗的第一句以“_____ ”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 (3)“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草沾雨水后的景色,写出了早春的草_____、_____的特点。 (4)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A.草色 B.鲜花 (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 )和( )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 (3)这首诗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 ”和“ 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 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 (4)“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 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课文讲解】 16 表里的生物 【课文综合回顾】 本文作者是_____ 。本文讲的是“我”小时候认为能_____的都是_____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_____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_____ _____的故事。本文刻画了一个_____ 的小男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阅读课文 理清思路】 1.概括文意,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里的生物究竟是什么? 2.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再读课文,感受我对表的兴趣,体会人物形象。 小结:_____ 【小练笔】 1.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 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这段话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为观点,以鸟叫、狗吠、蝉叫、虫唱为具体事例说明了这个观点。请你也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观点。 _____ 【当堂达标】 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这句话是对“我”的_____描写,表现了“我”_____ _____。类似的句子我也能写一个:_____ _____ 2.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1)“感到愉快”是因为_____,“我的猜测”指_____。 (2)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我”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B.“我”的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C.表明父亲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 二、课内阅读。 我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