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58717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购物第2课时买衣服 北师大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32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 cover
第二单元 购物第2课时 买衣服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13页内容。 ?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面额的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买衣服来继续学习大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的教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难点 掌握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 模拟钱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你能把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2.出示口答题。 1元=(  )角    1角=(  )分 3.操作: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用人民币买衣服。(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妈妈带我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格:长袖上衣26元,T恤31元,裙子23元,背带裤41元。)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最后妈妈给我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 2.同学们想一想:妈妈身上只带了50元钱,够吗? 学生思考回答你们的想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妈妈带50元钱够:因为1件长袖上衣26元,1条裙子23元,合起来是49元,妈妈只花了49元,所以50元钱够。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50元一张的钱吗?老师今天继续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面值较大的人民币。 三、合作探究 1.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出示较大面值的人民币。(课件显示100元、50元、20元、10元人民币)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见过吗? 每组同学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注意观察每种人民币正反图案的特点。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区别。 2.学习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师:你们知道这些面值较大的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学生分组讨论,请学生回答: 100元=(10)个10元 50元=(5)个10元 20元=(2)个10元 100元=(2)个50元 …… 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因为10个10是100,5个10是50…… 3.师:我们学习了面值小和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妈妈买了一件T恤,可以怎样付钱? 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巩固应用 1.人民币兑换练习。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1元和(  )张5元。 一张5角可以换(  )张1角和(  )张2角。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2元或(  )张5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或(  )张20元。 10张10元可以换(  )张50元。 2.完成课本第13页“练一练”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买衣服 100元=(10)个10元 50元=(5)个10元 20元=(2)个10元 100元=(2)个50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较大面额的人民币,通过购物等活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