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能撬动地球吗 【学习目标】 1.科学探究: 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能够利用杠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科学知识: 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学习重点】 能合理解释身边的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 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热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大家知道: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是出自哪个科学家的故事和名言吗? _____ _____ _____ (二)探究过程 1.活动一:模拟实验 (1)“我们也来撬地球”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 我这里带来了一个比较重的东西———装满水的纯净水桶,请你提一提,能提动吗? _____ 装满水的纯净水桶我们就假如它是……(地球),那我再提供的长木板和小木块呢? _____ _____ _____ 刚才大家看到的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就是杠杆。什么是杠杆呢? _____ _____ _____ (2)刚才,我们制作了一个杠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阻力点、用力点、支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请你把小木块前移一点,你用什么感觉,再往后呢? _____ 请你把用力的地方往前移一点,你用什么感觉,再往前呢? _____ 请你把用力的地方往后移一点,你用什么感觉,再往后呢? _____ 2.活动二:寻找杠杆的秘密。 (1)分别移动杠杆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再去撬一撬“地球”,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 _____ (2)看来并非任何情况下杠杆都能轻松撬起重物,怎样利用它才能使我们更省力? _____ _____ (3)认识杠杆尺 出示杠杆尺,大家仔细看看杠杆尺由哪几部分组成? _____ _____ 仔细观察杠杆尺,说说杠杆尺还有什么特点? _____ _____ 要想更明晰的分析实验现象,记录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记录呢?出示记录单: 杠杆尺不同时候的状态记录 第____小组 ___年____月____日 左(阻力点)情况 杠杆尺的状态(图示) 右(动力点)情况 钩码数 与支点距 钩码数 与支点距 a.杠杆尺不同状态的简笔图示:(见下表) b.提示:小组内每做一次就记录一次。 (4)小组活动 a.小组商议成员分工。 b.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各组实验情况。 a.请各小组将材料放桌子中间,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记录在小黑板上。 平衡的数据 434340191770 “撬”不起来的数据 45847094615 370840340360“撬”起来的数据 左边数据 右边数据 左边数据 右边数据 左边数据 右边数据 b.观察分析以上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小结 1.不是所有杠杆都能省力; 2.当杠杆左右两边乘积(钩码数×与支点距)相等,杠杆就能平衡。 3.动力点与阻力点,谁离支点近,谁就费力,谁离支点远,谁就省力。 4.请你分析阿基米德的大话的依据是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