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02784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我的音乐网页《咏柳》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0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音乐,人教,三年级,下册,五线谱,我的
  • cover
唱歌课《咏 柳》教学设计 ———选自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选唱歌曲 课型:唱歌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年级:三年级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 (2)、情绪不稳定: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 (3)、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 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 性。因此,我们应该“恩威并用”,表扬自觉的学生,适时使用管理方式对不能自控的学生进行提醒、控制。 2、教材分析: 歌曲《咏柳》歌词是盛唐诗人贺知章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机,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歌曲的曲调采用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省。黄梅戏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咏柳》的旋律就采用了黄梅戏《女驸马》的旋律,其中有个别乐句稍有不同。 《咏柳》这首歌曲四二拍子,情绪优美,旋律多采用附点八分音符,结尾还用了一字多音的唱法,更体现黄梅戏的曲调特点。 二、教学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这首选唱歌曲中,能让学生感受我国戏曲黄梅戏的特点,初步了解戏曲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用演唱表现音乐情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学习歌唱中,能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表现演唱歌曲。 在巩固歌曲中,能够举一反三,利用学过的七言绝句进行填词演唱。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用声音、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美感,通过舞蹈展现自己。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我国诗歌文化,将国学与音乐进行完美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字多音唱法和初步学会黄梅戏的演唱方法。 2、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一字多音处乐句。 教学难点 能够用学过的七言绝句诗进行填词演唱。 五、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在教学设计中,以下的音乐基本理念都有较好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多方面音乐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激发兴趣 1、师生问好。 2、发声训练 (采用两条发声训练曲,区分附点点八分音符的唱法,激发学生歌唱兴趣) (二)聆听导入,学习新歌 1、导入。聆听歌曲《咏柳》 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曲,感受歌词和曲调。 介绍歌曲 师:歌曲的歌词采用了盛唐诗人贺知章所作七言绝句诗;歌曲旋律采用我国戏曲 黄梅戏的曲调。 介绍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重点介绍黄梅 戏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女驸马》) 再次聆听歌曲《咏柳》熟悉旋律。 学唱歌曲。(教师采用分句教唱法教唱歌曲) 随着歌曲伴奏演唱歌曲。(教师针对重点乐句进行示范并纠正) 进行完整演唱。(轻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变换演唱形式,巩固歌曲 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演唱一个乐句,相互倾听,看哪个小组演唱的最好。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演唱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对难点乐句进行改正) 2、鼓励学生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为舞蹈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也 让同学们相互学习) 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小组其他同学进行演唱。 (四)拓展创新,激情演唱 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七言绝句诗,然后用《咏柳》的旋律进行填词演唱。 2、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