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14480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 帮 裁 缝 浙美版

日期:2025-11-1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3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册,中国,17课
  • cover
红 帮 裁 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帮裁缝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裁缝技艺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利用“油水分离法”和“转印法”制作精美布料,初步感受裁剪中山装或旗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对祖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红帮裁缝的杰出成就,初步感受裁缝技艺。 教学难点 吸附法的控制;中山装或与旗袍设计的创意。 教学准备 油画颜料、不织布、宣纸、剪刀、订书机、水、盆子 教学过程 一、实验感知、铺垫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教师要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请看仔细了。 出示不织布、塑料瓶装的油画颜料、一盆水。 步骤一:老师在一盆清水里倒入事先调好的红色油画颜料。 学生惊奇地发现油画颜料倒在水里会浮在水面上,引起他们的兴趣。 师:油画颜料与水粉颜料不同,它不融于水,跟家里的油特性一样会浮在水面上,这种方法我们称它为“油水分离法”。 2、教师再次倒入蓝色的油画颜料,并讲解注意事项。 步骤二:教师将布浸在水里,不织布吸收了颜料,然后翻转放在吸水的纸上,出现了特殊的肌理效果。这种方法叫做吸附转印法。 3、学生练习:以三人为一组动手用转印法印制不织布。实验注意事项:a、滴洒颜料注意疏密变化、分布均衡,也可控制有趣的形状;b、不织布吸附颜料后平放拿起;c、拿起后正面朝上置于吸水的宣纸上,便于吸收水分。 4、师:同学们请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刚才的实验非常有趣,我们尝试用吸附转印法制作出了一块块精美的布料。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用这些布料来尝试做做小裁缝。做之前老师先给给大家介绍裁缝界曾经闻名中外的红帮裁缝。 出示课题:红帮裁缝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示范并不断解析,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印制布料的基本步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用“吸附转印法”制作有肌理效果布料的热情。这体现了新课标跨学科融合的新教学理念。 二、欣赏总结,提炼成绩。 1、师: 红帮裁缝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非常多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与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自然界的知识和技能、传统手工技艺等等。那请你看看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宁波红帮裁缝属于哪一类? 生:传统手工技艺 2、师:同学们见过裁缝师傅做衣服吗?你知道做一件衣服需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生:裁剪、缝起来、画形状、选布料…… 教师小结并板书:选布料———量体———划线———裁剪———缝制。 3、同学们,看样子裁缝技艺也不简单啦!红帮裁缝为什么名气那么大?老师准备了一段视频,相信大家看了过后会对红帮裁缝会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视频《红帮裁缝》。 4、师:在传统观念中,裁缝并不算是一份体面的职业,但宁波的红帮裁缝却以一把剪刀打天下,剪出了体面人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红帮裁缝中名家辈出,绝活不断。接下来,我们就从技艺、成绩这两个方面来做进一步的了解。 5、高超的技艺 教师临时选择一位同学,提问:如果说我要为同学做一件衣服,大家能帮我目测出这个同学大概的肩宽、腰围、臂长、腿长各是多少吗? 生:不能 师:但是当时的红帮裁缝的高手们却能够达到“目测代量”,不用量尺,凭眼睛看就能准确知道顾客的身体尺寸。万老师可没有这个本事,所以就只能用软尺来测量。 展示测量身体的过程。 6、骄人的成绩 师:红帮裁缝正是依靠其高超的技艺 ,创造出了骄人的成绩。 a、首先来看看这张图,从1921年到1946年间,在红帮裁缝师傅的巧手下,当时最流行的时尚服装旗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能说说那些地方变了,变化后更具有怎样的效果? 生:前面几款的旗袍比较宽松,样子肥大,后面几款就变得紧身的了;本来是长袖的,后来就变成短袖或没有袖子了;颜色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