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20571

第十三课《唐诗五首》之《黄鹤楼》 同步导学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12064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十三,唐诗五首,黄鹤楼,同步,导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 唐诗五首 《黄鹤楼》 一句话目标 熟读课文,了解文学常识,理解诗句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一、课前一赛 预习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独自完成下面练习。 1.黄鹤楼,故址在今天_____的黄?鹄矶上。 2.这首诗的作者_____,汴州(河南开封)人,_____代诗人。 3.你能说说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吗? 4.预习这首诗,给带点的字注音。 崔颢( ) 千载( ) 萋萋( ) 鹦鹉洲( ) 5.请正确标出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结合注释,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昔人已乘黄鹤去(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 ) 7.比一比,看谁能快速背诵这首诗。 二、独立自主学习 再读诗歌,理解句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8.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9.逐句赏析。 ①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联扣题,从_____落笔,可谓起笔高远。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_____回到_____中来,写现在的黄鹤楼。 赏析“空”字的妙处。 ②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两句紧承首联来写,是首联的延伸。先写_____,在远望 天际,寻觅黄鹤之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_____的描绘。 ③首联和颔联都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以神话传说起笔,有什么好处? ④从两个“空”字,你能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⑤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⑥尾联“日喜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习 邻桌互读、质疑解惑、分享交流、探究引导,完成上面内容 四、巩固提升学习 10.解释下面的词浯 ①历历: ②乡关: 1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1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13.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1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治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変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1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荒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摯,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联写出了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 B.领联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联中“萋”与“凄”意思相近,寓意调零的草木令人伤心。 D.尾联既表达了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黄鹤楼》 参考答案 1-8.略 9.逐句赏析。 ①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首联扣题,从 落笔,可谓起笔高远。诗人先悬想“昔日”仙人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再从 回到 中来,写现在的黄鹤楼。 神话传说 、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