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37551

25 古人谈读书 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1143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人,读书,同步,练习题,word,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古人谈读书 课时1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ǐ huì sòng qǐ 羞( ) 教( ) ( )读 ( )止 héng kuī quē jiē 永( ) 偷( ) ( )少 人人( )知 二、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 ) 2.不耻下问( ) 3.是知也( ) 4.默而识之( ) 5.学而不厌( ) 6.诲人不倦( ) 7.余尝谓( ) 8.却只漫浪诵读( ) 9.盖士人读书( ) 10.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三、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4.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识之, , 。 2.敏而好学, 。 3.读书有三到, 。 4.心不在此, ,心眼既不专一, ,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 。心既到矣, ? 5.盖世人读书,第一 ,第二 ,第三 。 五、请谈谈你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及启示 课时2 一、课文理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3.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情况,谈谈你对“读书三到”的认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 ”画出来。 2.阅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想想“拦路虎”指什么?“绕着走”是什么意思? 3.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4.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或者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参考答案 课时1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ǐ huì sòng qǐ 羞(耻) 教(诲) (诵)读 (岂)止 héng kuī quē jiē 永(恒) 偷(窥) (缺)少 人人(皆)知 二、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敏而好学(勤勉) 2.不耻下问(以……为耻) 3.是知也(同“智”,智慧) 4.默而识之(记住) 5.学而不厌(满足) 6.诲人不倦(教诲) 7.余尝谓(说) 8.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9.盖士人读书(读书人) 10.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下等,劣等) 三、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