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50552

2020浙教版科学暑期培优第6讲:第一、二章复习(1)

日期:2024-05-1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6359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复习,二章,第一,培优,暑期
  • cover
【复习回顾】 1.水的分布: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2.水循环 (1)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2)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水循环:<1>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3.电解水 气体体积 体积比 检验气体 是什么气体 正极 少 =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 多 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氢气 实验结论: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4.浮力的三要素 (1)作用点:在物体上,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2)方向:竖直向上; (3)产生原因: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F浮= F下-F上; 注意点:根据浮力产生的条件,当物体的底部与水底部完全密合时,不受浮力作用。 5.对阿基米得原理的理解(F浮=G排 或 F浮=ρ液gV排 ) (1)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2)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 (3)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4)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 6.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沉的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由运动和力的关系可知: 当F浮 > G物(ρ液 > ρ物)时,物体上浮→漂浮(F浮 =G物)。 当F浮 = G物(ρ液 = ρ物)时,物体悬浮。 当F浮 < G物(ρ液 < ρ物)时,物体下沉→沉底(F浮+F支=G物)。 (2)物体浮沉的条件与应用 技术上为了实现浮沉总是设法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力量对比”,来达到目的。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来实现沉浮。 轮船 采用“空心”办法,使它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达到增大浮力的效果; 潜水艇 浮力不变,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沉的; 气球与飞艇 用小于空气密度的氢气或氦气充入气球和飞艇中,通过改变气球和气囊的体积而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升降; 密度计 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它利用漂浮原理:G密度计=F浮=ρ液gV排,即ρ液大,V排就小,密度计露出部分大而做成的。 7.浮力大小计算的四种方法 (1)称重法:F浮=G-F拉(式中的G和F拉分别为称在空气中的物体和称在液体中的同一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原理法:F浮=G排液或F浮=ρ液gV排液。 (4)平衡法:F浮=G物、F浮+N支=G物、F浮=G物+F拉。 8.求解浮力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2)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漂浮、悬浮、沉底、上浮或下沉等)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除分析重力、浮力外,还要注意是否有其它相关联的物体对它有拉力、压力等) (4)列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力的平衡方程(在展开方程时,应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字“全浸”、“部分浸”、“漂浮”、“沉底”、“露出水面”等) (5)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9.液面变化问题 (1)液面变化问题主要可以总结为关于V排变化的分析。相对简单的试题只要把握好这一点即可。 (2)将物体浸入(移出)柱形容器的液体中(如图1),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排,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底,则物体浸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