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探索(选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航天发展史以及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2.认识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辛。 3.了解天文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展望未来。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培养献身于科学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航天发展史以及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展望未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遨游太空是人类古已有之的梦想,但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人类才迈出了走向太空的第一步。其间饱含着人类多少汗水和智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太空探索”。 二、新知学习 (一)世界航天发展史 教师课件展示图文材料: 1895年,俄国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的题为《天地幻想和全球引力效应》的论文中关于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开启了现代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 1957年10月4日,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高速穿过大气层进入太空,绕地球旋转了1400周,它的成功发射,是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这就是苏联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1号。该卫星呈球形,外直径为58厘米,质量为83千克,发射于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 从地球有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的空间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人造卫星的发射主要用于探测地球空间环境和进行各种卫星技术试验。60年代中,人造卫星进入了应用阶段。70年代起,各种新型专用卫星的性能不断提高,诸多卫星已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成功地完成了划时代的宇宙飞行任务,从而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开创了世界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揭开了人类进入太空的序幕。 此后又相继发射了“上升”号、“联盟”号飞船;与此同时,美国于1962年2月发射了“水星”号飞船,之后又发射了“双子星座”号飞船和“阿波罗”号登月载人飞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载人飞船的性能将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使用功能增多、返回着陆落点控制精度可提高到百米级范围,飞船座舱可重复使用等。 1966年3月17日,双子星座8号的宇航员进行了首次太空对接。之后不久,由于飞船损伤系统突然失灵,宇航员们不得不进行紧急着陆处理。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斯考特在计划为期3天的飞行使命中的第5圈飞行时,操纵其双子星座封舱与阿根纳号宇宙飞船对接成功。半小时后,双子星号密封舱开始旋转并失去控制。接着,宇宙飞船上12只小型助推火箭中的一只原因不明地起火。宇航员随即将其飞行器与阿根纳号分离,并成功地在太平洋上溅落。 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表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中国在1970年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成为全世界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苏美关系在二战后第一次开始变暖。苏联“联盟”号与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在轨道上实现对接,这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关于这次试验性飞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75年7月15日,联盟19号飞船和阿波罗18号飞船相继上天。大约两天后,两艘飞船经过一系列的变轨行动,在德国上空会合对接。经过45个小时的共同飞行,两艘飞船双双安全返回地球。 这次被誉为“轨道上的握手”的飞行,是载人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国际合作,在技术上为航天员救援提供了新的手段,并为未来的太空计划,提供了早期样板。但更重要的是为改善美苏关系乃至东西方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航天技术发展的本身。 1981年4月12日当地时间上午7点(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