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74186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二节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67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科,2020年,物理,九年级,上册,4章
  • cover
《第二节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教案 教学目标 1.用类比法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并了解一些电源的电压值。 2.对比电流表知道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通过电路图认识电压表的作用。 3.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 4.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形成电压概念,理解电压作用。 2.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 教学难点 理解电流的形成,会用电压表测出被测电压。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电压及其测量 一、导入新课 如图,闪电是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发生的强烈的放电现象。闪电的电压高达104~109 V。那什么是电压呢?你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1课时 电压及其测量》。(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认识电压 自主阅读教材P58~5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电流看不见、摸不着,为了说明电流的形成条件,我们可以用水流来类比。经研究发现: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用U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 3.1kV=103V 1V=103mV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2V,我国家庭照明电路中的电压是220V。 (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自主阅读教材P59~6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常见的电压表有3个接线柱,2个量程;当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3V”,每一小格表示0.1V;当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其量程为“0~15V”,每一小格表示0.5V。 6.如图所示,甲表的指针每偏转1小格对应的刻度值为0.1V,且已偏转18格,故对应的示数为1.8V;同理,乙表的指针每偏转1小格对应的刻度值为0.5V,且已偏转17格,故对应的示数为8.5V。 7.已知一个正在发光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2 V,小明想用如图所示的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他应连接的接线柱是“-”和“3”,并使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选填“串联”或“并联”)。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组装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两次读数是否相同?相同。画出电路图,并将刻度盘及指针画在下边,读数写在刻度盘下面。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电压及其测量 1.认识电压 2.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一、导入新课 如图所示电路哪些属于串联,哪些属于并联呢?设计电路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2课时 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自主阅读教材P60~6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根据电路图乙使用相同规格的灯泡设计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 思考: 问题1:下面是小丽设计的数据记录表并记录出实验数据,请你指出实验数据记录表的不妥之处。 所测量 UAB UBC UAC UDE 实验数据 2V 2V 4V 4V 答:不应设计UDE。 问题2:在评估过程中,小刚认为小丽的实验过程太特殊,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你觉得小丽的实验结论可能是什么?实验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答:UAC=UAB+UBC且UAB=UBC,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问题3: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