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685175

人教版生物高中选修1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教案

日期:2025-10-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2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生物,高中,选修,1课题,多聚
  • cover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PCR技术的基本操作 2、理解PCR的原理 3、讨论PCR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PCR的原理和PCR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PCR的原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忆DNA分子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苷酸结构 (二)、细胞内的DNA复制 1、概念:由一个DNA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的过程 2、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场所:细胞核(主)、线粒体、叶绿体 4、模板:DNA母链 5、原材料:脱氧核苷酸 6、基本条件:酶、ATP、原料、模板 7、复制过程: ① DNA的解旋???? ② RNA引物的合成 ③ DNA的生成???? ④切掉引物生成冈崎片断??? ⑤ DNA片断的连接 8、复制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过程)、半保留复制(结果) 9、遵循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0、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能力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的进行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是由美国科学家穆利斯提出的一种体外简化条件下模拟DNA体内复制的DNA快速扩增的方法,此技术获得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1.PCR原理 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与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类似: 1.1细胞内DNA复制条件分析: 1.2细胞内DNA复制过程 (1)DNA的反向平行结构:(结合教材图5-6) 核苷酸分子的结构与方向性:(分子结构模式图) 由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核苷酸长链:(模式图,体现方向性)。 DNA双螺旋结构的反向平行结构: (2)DNA的复制过程: 解旋:解旋酶、ATP,DNA两条链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 引物结合:在DNA单链3’端与DNA反向配对结合,确保引物3’端与DNA单链准确配对。 DNA聚合酶结合: 子链合成: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将配对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后续加工:DNA聚合酶I将引物切去,并合成空缺处的DNA单链,再由DNA连接酶将不连续的DNA子链连接起来(半不连续合成。先导链,滞后链) 子链合成特点:不能从头合成;合成方向为“5’→3’合成”。 感悟生命的神秘:DNA聚合酶不但能够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还具有校对功能。它在每引入一个核苷酸后都要复查一次,只有碱基配对无误后才能继续往下聚合,它不能从头合成。RNA聚合酶没有校对功能,因此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而是从头合成的,它的错配可能性较大,在RNA引物完成功能后即被DNA聚合酶I删去,代之以高保真的DNA链。 [思考]DNA分子能准确复制的原因有哪些? DNA双螺旋结构提供模板;碱基互补配对;DNA聚合酶的复查功能。 [思考]细胞内哪些物质是从头合成的?RNA合成、蛋白质合成。 1.3? DNA分子复制的人工控制 解开螺旋:在80~100℃时,DNA双螺旋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称为变性。 恢复螺旋:在50℃左右时,两条DNA单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称为复性。 复制条件: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两种引物。 反应场所:PCR仪(自动温度周期性调节)。 [思考]缓冲液相当细胞内的什么成分?(核基质) 2.PCR的反应过程 变性:在95℃时DNA解旋 复性:在50℃时引物与DNA单链结合 延伸:在72℃时合成DNA子链(两个引物间的序列) 3.实验操作 3.1 PCR反应体系: 缓冲液、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热稳定DNA聚合酶、两种RNA引物,水 3.2 实验操作步骤 3.3 按照PCR反应体系配方配制反应液; (1)将PCR反应体系50μL用微量移液器转移到微量离心管(0.5mL)中; (2)将微量离心管放到PCR仪中; (3)设置PCR仪的工作参数。 (4)DNA在PCR仪中大量扩增。 3.4 水浴法:将微型离心管依次在95℃、55℃、72℃的恒温水浴锅中循环处理相应时间。 4.实验注意事项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