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85491

部编版语文 七升八 暑假辅导 (机构用) 13《唐诗五首》1 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4569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讲义,唐诗五首,编版,机构,辅导,暑假
  • cover
授课主题 《唐诗五首》(一)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过程与方法? 3.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教学内容 【导入】 师:姓王的诗人你知道哪几位? 生: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王绩。 师: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 【知识梳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⑴,徙倚欲何依⑵。 树树皆秋色⑶,山山唯落晖⑷?。 牧人驱犊返⑸,猎马带禽归⑹。 相顾无相识⑺,长歌怀采薇⑻。 【注释】 ⑴东皋(gāo):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迫近。《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⑵徙倚(xǐyǐ):徘徊,彷徨。《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的余光。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三闾结飞辔,大耋嗟落晖。”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相顾:相视;互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知音》:“乃称史迁著书,咨东方朔,于是桓谭之徒,相顾嗤笑。” ⑻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诸多猎物回归家园。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作者介绍】 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弟。常居东皋,号东皋子。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放诞纵酒,其诗多以酒为题材,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流露出颓放消极思想,表现对现实不满。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一名《王无功集》)。 【写作背景】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整体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写作特点】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黄鹤楼⑴》 崔颢 昔人⑵已乘⑶黄鹤去⑷?,此地空⑸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⑹,白云千载空悠悠⑺。 晴川⑻历历汉阳⑼树,芳草萋萋⑾鹦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