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689011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阿拉木汗》教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617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三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阿拉木汗
    欣赏教学《阿拉木汗》 一、作品分析 《阿拉木汗》是一首流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也是中国著名的维吾尔族民歌。以双人边歌边舞的方式赞美美丽善良的姑娘阿拉木汗的活泼、热情、美丽、可爱、动人。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此曲曾被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也相继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改编曲,如手风琴独奏曲、民乐合奏曲《阿拉木汗》等。 二、教学目标 1、能感受并说出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听辨民乐合奏曲中的乐器,体会五种民乐作为主奏乐器的演奏效果。 3、能模唱歌曲《阿拉木汗》。 4、能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的主题旋律伴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模唱乐曲主旋律。 难点 用打击乐器为主旋律准确伴奏。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用手鼓为歌曲《阿拉木汗》伴奏,带动学生参与节奏活动,使学生对乐曲节奏型进行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民乐合奏《阿拉木汗》。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手鼓展示,引导学生参与节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乐曲的兴趣。】 (二)聆听音乐、感受情绪、认识乐器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民乐合奏版《阿拉木汗》的音乐情绪。 2、再次聆听乐曲,了解乐曲中民族乐器的使用及演奏方式。 3、学生通过听、看、模仿,体会五种乐器在乐曲中分别作为主奏乐器的相互融合。 【设计意图:感受维吾尔族民歌欢快活泼的情绪,听辩五种乐器分别作为主奏乐器的效果,学会模仿演奏】 (三)模唱旋律、感受节奏 1、聆听主题旋律。 2、教师伴奏,学生跟琴用“la”模唱旋律。 3、引导学生发现重复乐句,找到乐曲的节奏规律。 4、出示节奏型,让学生在模唱伴奏中发现乐曲的节奏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主题旋律,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节奏特点】 (四)表现乐曲,学会演奏 1、请学生自由尝试用打击乐为主旋律伴奏, 2、老师学生互动交流伴奏形式。 3、观察打击乐分奏谱,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练习。 4、出示打击乐合奏谱,跟随乐曲旋律,学生用打击乐器为主旋律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尝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本曲中打击乐的演奏方法,能够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五)多样整合、拓展延伸 1、征集民乐团团员、打击乐队队员,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2、学生谈收获 3、观看女子十二乐坊演奏视频 4、总结延伸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演奏、打击乐伴奏,观看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奏,增强对本曲的深刻理解和感知,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及民族乐器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阿拉木汗 欢快 活泼 民乐 打击乐 教学反思: 《阿拉木汗》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的欣赏课。这是一首民乐合奏版的乐曲,整曲风格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注重创设情境: 我首先采用手鼓打击节奏导入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听、辩、尝试打击节奏,感受到这是一首维吾尔族的民歌,自然引入到民乐合奏曲的聆听环节。整堂课始终通过这条具有维吾尔族民歌特点的节奏型展开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欣赏、体验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不管是乐曲的情绪分析、乐器的聆听辨认还是打击乐器的尝试,都让学生在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中,达到课程目标,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在角色体验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表现乐曲,活动中,学生自然体会了乐曲的情绪和节奏,在合作伴奏中,找到快乐。 不足与改进 授课过程中,没有关注到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程过快,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打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