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杠杆的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教学用具:杠杆尺实验盒、尺子、橡皮、钩码、铅笔、撬棍、各种简单机械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刚才老师在写字时,不小心把笔掉在了讲台下面,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板书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看来杠杆的威力很大呀,今天这节课,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来探寻有关杠杆的奥秘! 4.那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杠杆的威力呢?大家桌上有一个神秘的盒子,用手拿起来感受一下 生:体验 师:重不重? 生:重 师:给你一块橡皮,一根铅笔,你能把这个神秘的盒子撬起来吗? 生:能。 师:好,撬给老师看看 生:撬 师:跟直接用手拿,有什么体会? 生:感觉轻松,省力 师,想一想,同学们在体验使用杠杆的过程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生:体验并回答 师:引导学生说出几个重要的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板书: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3.师:同学们说的特别好。其实,杠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这两个杠杆(图片),你能说出它们三个点的位置吗? (压水井 跷跷板 ) 生:在多媒体上指出三要素。 三、杠杆的应用 1.师:其实啊,这个三个点也是杠杆的三要素,具备这三个点的机械我们可以称之为杠杆。你能分析一下下面这些工具是不是杠杆吗?(起钉锤 剪刀 天平 锥子 钳子 擀面棍 )请你把这三个位置用标签标注上。 生:分析(这里只需指出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三个点的位置:如羊角锤、剪刀、天平。对于不是杠杆的要学生说出不满足哪个条件) 2.师:你们分析的太棒了,工人师傅可以用杠杆轻松的把一块大石头撬起,那么,如果用力点在这里,他还能轻松的把他撬开吗?还能省力吗?怎样做才能省力呢?我们用杠杆尺来研究一下杠杆的奥秘吧。(板书:将标题补充完整:杠杆的平衡) 四、认识杠杆尺 1.师:出示杠杆尺,拿起你的杠杆尺观察一下和我们平时用的刻度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观察并汇报 生1:刻度不同 生2:上面有小孔 生3:两边有两个螺帽 2.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杠杆尺上的刻度是一格一格表示的,我们手中的是5格、10格依次,而它两边的螺帽叫平衡螺母,是调节杠杆平衡用的,当我们把杠杆尺挂在支架上的时候它也许会往一边倾斜,这个时候我们要通过调节两边的平衡螺母让它在水平位置静止,但是,一旦我们调节平衡开始探究了,就一定不能在动平衡螺母了。现在挂起你的杠杆尺并调节平衡,我看哪个组做的最快最好? 生:调节 3.师:巡视并表扬做得好的小组。 4.师:现在我们把杠杆尺当成“撬棍”,我想在杠杆的左边挂上钩码,把它当成要被撬起的重物,你想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呢? 5.师:好,就按照你说的来。既然左边是要被撬起重物的地方,那么左边的这个悬挂点就叫做阻力点了。 师:你们看此时杠杆发生了偏转,但是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