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14959

苏少版二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17课 标志

日期:2024-05-0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4001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7课
  • cover
第17课《 标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设计意图 《标志》是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属“设计、应用”类学习领域的课程,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各行各业标志的含意,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年龄特征,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对标志的感知、理解和表现之中。体现设计者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现代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察,搜查寻找绘画语言,体验设计的乐趣。 认知目标:通过归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类型及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图案设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内涵丰富,特征明显,制作精细。 学习内容:欣赏、探究、归纳、体验创作过程: 教学重点:在教学中药进口标志设计形式简练、传递信息明确、艺术形象美观等几大要素,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难点在于标志的选材要恰当,为扩大取材空间拓展学生思路,为教师可提供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教师建议学生每人收集两枚15cm x 15cm大小的标志,铅画纸,彩色纸,彩色笔。 教师:参考资料,铅画纸,彩色笔。 (2)、教学思路:“收、引、放、练”模式: 无论哪一种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一般都必须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和验证期。美术设计创作也不例外,也是一个问题不断求解的过程,学生就是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心智得到训练,创造性得以提高。“收、引、放、练”模式即将创作过程的四个阶段置于连贯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着重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学会发现—引入分析学会想象—放开思路学会发散—教、练结合学会运用,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会兴趣的前提下,让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积极参与教学,通过老师的启发、指向、牵引、引导学生完成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形成良性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有一种饮料风靡全世界,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有关它的电脑动画吧。(播放可口可乐的动画广告)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饮料是什么了吗?(学生回答:可口可乐) 为什么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识别出来呢?(学生回答:因为在动画的最后显示了可口可乐的标志。) 小结:?因为标志是一种视觉识别符号,它在生活中犹如语言,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练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象征性,所以同学们以下子就认出来了。 [设计意图]以电脑动画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脑动画中感知。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触觉。 揭题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标志设计(出示课题)。 介绍标志的起源: 标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炎黄子孙则是以龙做为自己的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工具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所以说国旗又是一个象征国家的标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象征祖国的国旗、国徽,自觉的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尊严。 (四)、找标志: 1、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标志吗?同学们身上的衣服,裤子,鞋子上?学习用品上? 2、 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仔细回忆一下,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起什么作用呢?(可让学生把预先收集的标志拿出来说一说) 3、教师总结:确实如此,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的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