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17714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744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学期
  • cover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点透视,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如果不明此理,是难以掌握古典诗歌的艺术精髓的。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究竟在哪里望?王嗣爽《杜臆》说:“公盖在岳麓,神游岳顶”,“想象登岳如此,非实语,不可以字句解也”,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望东岳而作也。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上六实叙,下二虚摹”今人唐诗及杜诗选本,多从此说。 但这种传统的说法总难令人满意,杜甫当时年轻气盛,焉有望泰山而不登临之理?更不会如萧涤非先生所说的“从朝至暮”地望而不登。如不登山,怎能看见“齐鲁青未了”的壮观?那更看不见“阴阳割昏晓”的奇景。 于是近年来有人提出异说,认为诗人的立脚点是登岳而望,或说登日观峰而望。然而,问题又出来了,既然杜甫已经在日观峰观日出,何以不一鼓作气,登上绝顶,而发出“会当凌绝顶”的向往之叹?既然杜甫已经登上岳顶(把“会当”解作“正当”)何以登顶之前会看见天晚归山的飞鸟呢?那么登上岳顶不是到了夜晚了么? 两种不同的见解,似乎都有理,又似乎都无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有理,是因为他们都抓住了诗歌“写实”的原则;无理,是因为他们都拘泥于“写实”的原则。我认为着眼于“写实”而跳出写实来研究这首诗的立脚点,是可以比较圆满地得到解答的。 诗中写到“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等句,非身临其境,是杜撰不出来的。可见说诗人未登泰山而只是冥搜得之是不足信的。但是,如果仅以“写实”来看,这首诗仍然有不少使人迷惑的地方,就拿首联来说,不管你站在什么地方,都无法看见“齐鲁青未了”的,除非你坐上飞机在高空俯视,但那时杜甫还没有这个条件。所以要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就得跳出“写实”,另辟蹊径思考了。 大家知道,诗虽求真实,但不是写生画,不是把看得见的一些事物叠加在一起,就成了一首诗。意境,乃诗人心中之境,它虽来源于生活实景,却不局限于生活实景,“略貌取神”,这四个字最能概括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这个特点来说,诗人已经由目游泰山进入到神游泰山了。这时,诗人是以自己对泰山的理解和情感来组织画面,而不拘泥于自然的时空顺序了。一二句是诗人以大观小,从全宇宙的角度来观察泰山,为泰山空中摄神,打下高大雄伟的基调。三四句,立脚点从空中降至山上,着重从视觉感受写其色彩之绚丽。五六句,立脚点又从山上移至山腰,着重从动态的角度写其灵秀。后两句,其意不在写景,而在抒情,抒发诗人壮志凌云的少年意气,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实乃全首之警策、全诗的视点是游移的,是散点透视,其立脚点或高或低,忽远忽近,诗人和读者都好像在空中自由翱翔,享受着情感意念上的真和美。 (摘编自羊玉祥《古诗文鉴赏方法21讲》) 1.下列关于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