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23019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095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1038860011277600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8页,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与试卷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戏曲是中国特有的表演艺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戏剧像中华戏曲这样,有唱,有念,有表演,有武打,其综合性之强在各国戏剧中独一无二;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剧种。 ②中华戏曲之所以能够拥有数百个剧种并且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是因为它有紧跟时代、贴近民众、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特质。京剧的形成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200多年前,徽班进京,多剧种的融合形成京剧,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需求。正因为京剧综合性很强。具有融汇多个剧种优势的特质,加之清王室和诸多文人的关爱,19世纪的京剧从文学、声腔到美学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出现了“同光十三绝”。 ③与发展并行的是时代挑战。从“五四”开始。人们就围绕继承和出新的问题不断探索。令天这个话题仍在被探讨,有人坚持传统一点都不能动,有人认为移步就要换形,就要大动。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主观臆造,应该审时度势,既不背离传统。又观照时代特点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继承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是可行之路。 ①首先需认清何为“根本”。戏曲是声腔艺术,不是话剧,也不是现代舞。不同旋律的唱腔是剧种的根和特色。对此,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抢救和研究,将独特的声腔保存下来。我们拿到舞台上的,需是在继承基础上推出的创新之作。我们要像19世纪求20世纪初的艺术先贤那样,既维承传统,又结合自己的思路理念、有自己的表演风格。这是什么?这就是流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坚守流派是创新流派的基础,也是走向未来的根基。社会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不同,现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便是同样的流派、同样的美,面对的也是不同代际的观众。最要不得的就是用“唯一”“固定”“样板”的模式把后来者困守其中。譬如当年叱咤舞台的众多武生。他们大都是从模仿学习杨小楼、尚和玉等前辈一步一步走来的,但像高盛麟、李少春、厉慧良等名家,非但没有成为前辈的“影子”,反而在舞台上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 ⑤换句话说,“死学而用活”是为根本。“死学”重在“死”字。这个“死”不是僵化呆板地墨守成规。是尊重戏曲的本体生命和本体风格,这是任何一位大家成长之路都必须经历的基础阶段。如今有不少人打着改革和创新的幌子兜售概念、卖弄手法,其实只是掩盖自身基础的赢弱。“用活”重在方法和心态,戏曲终究是在舞台上演绎的有生命质感的、有交流气息的鲜活的艺术;戏曲终究不是博物馆、甲骨文,也终究不是马王堆、兵马俑。 ⑥继承传统而不僵化,推陈出新而不异化,这都是戏曲的学问。传统需尊崇但不必故步自封,更无须将自己裹挟在僵硬的思维和机制下;打开思路是好事,但一切皆需以夯实基础、尊重艺术本体和艺术发展规律为根本。这一点在近些年戏曲院校的教育中尤显突出。戏校是培养戏曲人才的地方,四功五法是基础,骨子老戏是本源。但不少孩于底子还没打好,就急着“分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