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25255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 共42张PPT)

日期:2024-05-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34773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4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名言欣赏: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 ,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辛亥革命后,两位西方来的“先生” 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你知道他俩是谁吗? 袁世凯篡权后,极力复辟帝制。想一想,他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有什么联系? 袁世凯在天坛祭天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材料一: 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 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1.背景: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陈独秀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陈独秀 鲁 迅 胡 适 李大钊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代 表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还向青年提出六点希望: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4.重要阵地 北大的教授们 1917年底,北大文、理、法三科分别成立了研究所。 不同思想流派的知识分子展开学术争鸣。 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5.宣传: 旧道德、旧文化。 6.抨击: 相关史事: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大学是否应该开放女禁,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人物扫描: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1868-1940)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 容 抨击封建的旧道德和旧文化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民主 科学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