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741053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主要实验方案(实验报告)

日期:2025-05-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1次 大小:53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实验,青岛,五年级,上册,科学,主要
  • cover
五年级上册主要实验方案 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 【制作材料】各种材料的橡皮泥。 【制作步骤】 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状,代表地核。 2、用橘红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在再保卫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 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作好了。 【温馨提示】 1、注意各个橡皮泥圈层的厚度 2、可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剖面,以便观察 【整理器材】把橡皮泥分类整理存放备用。 模拟火山喷发试验 【实验目的】 通过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探究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实验器材】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儿观有什麽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沿洞口四周外溢。 实验结论】 火山成因推想:地壳深处的物质被高温熔化成岩浆,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沿着地壳的裂缝向上升,形成火山喷发 【温馨提示】 1、土豆泥不能稀软,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2、不要让学生用手触加热过的番茄酱,以免烫伤。 【整理器材】把废物放进废物桶,器材归位放置。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器材做地震模拟实验,探究地震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实验器材】3—4条颜色不同的毛巾、竹片。 【实验步骤】 1、把每条毛巾纵向叠两折或三折,将折好的毛巾一条叠一条,平铺在桌面上当作水平的岩石层。 2、双手按住毛巾的两端,把它们慢慢向中间挤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两手握住竹片的两端,同时用力将竹片逐渐压弯,直到断裂,体会感觉。 【实验现象】毛巾挤压产生褶皱,竹片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 地震成因推想:地层在受到地壳内部的巨大压力时,会像毛巾层一样发生褶皱岩层褶皱厉害了就像竹片一样断裂,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地震。 【温馨提示】 1、弯曲的竹片不能离眼睛太近,以免伤了眼睛。 2、弯曲的竹片也不能离同学太近,以免伤了同学。 【整理器材】把废竹片放进废物桶,把毛巾还原归位放置。 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认识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精神和动手能力。 【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镊子、小快板岩、烧杯、凉水。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一小块板岩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 2、把石头烧红后,迅速放在凉水中。 3、如此反复几次,观察板岩有什麽变化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一块块的小碎屑掉下。 【实验结论】 温度变化能使岩石产生裂缝,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温馨提示】 1、要正确使用酒精灯,同时注意安全。 2、不要用手碰烧热石头。 3、凉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整理器材】 把碎岩石放进废物桶,把废水倒进水槽,仪器归位,擦净桌面。 声音的产生 【实验目的】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实验器材】空纸盒、橡皮筋、小鼓、豆粒、音叉、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用槌敲音叉后,迅速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3 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温馨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