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4478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商不变规律》说课稿

日期:2024-06-2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731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四年级,上册,数学,商不变规律,课稿
  • cover
《商不变规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77-78页教学内容《商不变的规律》 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掌握了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通过学生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商不变的规律。它的学习,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商不变的规律,也为今后运用多种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同时,商不变的规律在实际应用中也较广泛,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变”与“不变”的数学现象,自己研究用举例验证的形式概括出 “商不变的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理解商不变的定律,而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则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能再依赖单一的模仿性与接受性学习,而应该更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活动的机会。 大家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老师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通过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讨论交流中明白道理,在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 而学法的突出特点则表现在以下两点: 1、充分实践,自主探索。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而它的掌握与巩固也应该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因此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2、交流反思,合作互长。 在这个课堂上,学生可以先亲自实践,再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并反思自省,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 有了以上对教材的全面认识与深入理解,我设计了以下五大环节的教学流程: 一、制造冲突,激趣导入。 学校每节课课前都有“课初精彩两分钟”的环节,以故事切入对新知的学习,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故事结束提出一个问题:“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引导学生积极回答,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 生1:猴子的笑是聪明的,因为他们吃到了更多的桃子。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因为无论怎样分,每个猴子吃到的个数都一样,都是4个。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规律,概括性质。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里出现的数字列出算式。 (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 课件出示: 8÷2=4 80÷20=4 800÷200=4 2. 观察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3.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 呢?) 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4. 课件出示另一组关系式: 6 ÷ 3 = 2 24 ÷ 12 = 2 48 ÷ 24 = 2 5.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如果乘或除以的数不是整十整百,是不是也一样有相同的规律。并让学生自己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他的发现。 设计目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去寻找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教师引导和小组学习的形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在学生用语言表述规律时,老师要不断的加以提炼,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这样设计教学,使学生思维经历了感知———表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