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457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灯光 3(人教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32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灯光,人教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灯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  的围 ,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学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