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葡萄、花生等均可)的特征。 (二)科学探究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葡萄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三)科学态度、STSE 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葡萄)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并描述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葡萄、湿纸巾、小餐碟(塑料杯)、垃圾盒。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西瓜、感官的有趣图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1、指南车朋友陪着我们一起走进科学的殿堂,首先让我们从观察 开始 2、猜一猜: 谜语:看看是绿的,打开是红的, 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 (谜底:西瓜) 3、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呢?追问: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绿的呀?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你们是怎样知道的呢?(出示西瓜)? 那如果现在老师要去水果超市买一个西瓜,你们能告诉老师应该挑什么样的西瓜吗?(颜色青绿、纹路清晰、手摸起来光滑的,没有毛的,拍起来是“嘭嘭”响) 引导学生,学生运用眼看、手摸、耳听等观察方法观察西瓜,并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贴出感官图示。 如:? 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 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冷热、轻重 耳———听觉———声音; 鼻———嗅觉———气味; 舌———味觉———味道), 4、小朋友们,我们刚才是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的呢? (提示:首先、接着、然后…) 整体看形状;轻敲时听声音; 由外向内,看颜色、看组成部分; 闻气味、尝味道; 最后描述 活动一观察葡萄或苹果 1、刚才我们一起用黑板上这些方法观察了西瓜,接下来你们 接受挑战的时候到啦!请小朋友们和同桌一起,来观察葡萄。 2、在观察之前,老师这还有几个小提示,能够帮助你们更快 更好的完成挑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各组分发葡萄(每人一个或两人一个),引导学生眼看、鼻 闻、手摸等,说说观察后的发现。(问题常常源自于观察,鼓励学不同的发现和不同的想法) 4、整体观察完后,允许学生剥开葡萄皮,从外到内继续观察, 比较葡萄皮和葡萄肉,最后尝一尝 5、描述性总结:请你们来说一说,葡萄是什么样的呢?你是 怎么知道的? 第二课时 活动一:感官的作用 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西瓜和葡萄,现在有水能告诉老师,比的葡 萄是什么样的呢?你是怎么观察的?(要求用“我用眼睛看到了…用手摸到…”这样的句型) 2、我们的这些感官,作用可大了,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葡萄 的方方面面之外,还有更多的作用?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眼、耳、鼻、舌、手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保护感官 1、既然我们的这些感官作用这么大,那我们可得好好保护它们了。请同学们来断断一下下面这些小朋友有没有好好保护他们的器官呀? 2、出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们的这些做法对不对呢? 3、观看小视频,保护我们的感官。 指南车信箱 听故事《昆虫记》学习法布尔坚持长期观察的精神。 板书设计: 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 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冷热、轻重 耳———听觉———声音; 鼻———嗅觉———气味; 舌———味觉———味道), 教学后记与反思: 这是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的第一节课,在课前我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器材到心态,从学生座位安排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但每一次课堂总是出乎人的意料,总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混乱。具体表现在: 1、一年级学生们的思维比较简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