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6217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二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日期:2024-06-0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280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二
  • cover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ēng 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2.班长马宝玉沉着(zhuó zhē)地指挥战斗。 3.三十万人一齐抬起头,瞻(zhān shàn)仰这鲜红的国旗。 4.人民解放军排着整齐的方阵,气势磅(bàng páng)礴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fèn zhàn shǐ zhōng shān jiàn fèn téng ( ) ( ) ( ) ( ) xié shāng xuān gào jìn fàn wán bì ( ) ( ) ( ) ( ) 三、辨字组词。(4分) 寇( ) 爆( ) 泽( ) 副( ) 冠( ) 瀑( ) 择( ) 幅( )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画线成语。(10分) 居高( )下 聚( )会( ) 斩钉( )铁 横七( )八 千钧一( ) ( )山( )海 全身贯( ) 粉身碎( ) 五、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制”字的意思有:A.拟定,规定B.制造C.限定,约束,管束D.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 E.法则、制度 1.郝副营长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若火柴。 ( ) 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 3.胡福才刚要拧开手榴弹的盖子,班长马宝玉制止了他。 ( ) 4.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 ) 六、选词填空。(8分) 继续 陆续 1.这些烟火( )地从下往上绽放,天空一片明亮。 2.五位战士登上狼牙山顶峰,( )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雄伟 宏伟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者天安门广场周围的( )建筑。 4.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七、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在课堂上,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回答问题。(修改病句) 2.全营的战士都在战争中都牺牲了,只有小李活了下来。(修改病句) 3.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仿句) 4.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加点字造句)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了这位亲爱的战友。(改变词序,不改变句子意思) 八、日积月累。(8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 。 2.鞠躬尽瘁, 。 3.捐躯赴国难, 。 4.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一)课内阅读。(8分)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给文段拟定一个小标题。(2分) 2.文段中的“屹立”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3分) 3.文段中“这声音”指的是什么声音?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声音体现了五壮土怎样的情感?(3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 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 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 还能走出草地……” 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