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 音 版 第 十二 册 第 一 单 元 《 古风新韵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欣赏课《但愿人长久》《 古风新韵》 【教材分析】 歌曲《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是一首流行歌曲,由台湾著名作曲人梁弘志为北宋词人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谱曲,邓丽君演唱,是邓丽君经典名曲之一,后经很多人翻唱。 歌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词的上阕,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旋律舒缓优美,在低中音区低吟,节奏舒展平稳,反映了词者对月、问天的惆怅之感;第三、四句重复了第一、二句。第二部分是词的下阕,也是有四个乐句,第一、二句节奏转以紧密,旋律急转上行,表达了词者以超然的心态面对不得已的现实;第三、四句在线了第一部分的旋律,似是词者又回到现实之中,寄托了词者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古琴曲《关山月》 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是经常在马上奏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为之填写新词,内容是抒写作者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借以非议唐代统治阶级的黩武,有反对侵略战争的意思。这首歌曲淳朴自然,带有一些北方民歌的韵味。它惯用同音重复,并配以大起大落的连环乐句进行,既显示出亲个的特色,又比较贴切地体现了原诗豪放的气质和感怀情调。 琴曲《关山月》为21世纪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此曲由六个乐句组成、带有再现的单段体。每个乐句都有上下呼应的两个乐节,前三个乐句均落于徵音———泛音,后三个乐句均落于宫音———实音,前面的五个乐句可反复,最后以开始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结束。曲虽短小,但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真挚感人,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 【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六年级的学生经过系统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素养,但是对古典文化了解不多,所以在欣赏像《关山月》这样的底蕴深厚的作品就需要多加引导和体验,让他们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针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现象,及时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加入了歌曲《但愿人长久》的聆听与演唱,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增强音乐教育实效性。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 现的情景和情感,在演唱中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2.欣赏古琴曲《关山月》,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本常识,并引导学生感受 和体验古琴曲深邃的意境。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情感,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在聆听和演唱中体会作品表达的意境。 【教学难点】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表现的情景。 【教学准备】电钢琴、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1.师生问好 创设音乐氛围 教 学 过 程 (一)走进“古风” 1.导入。 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着你们进行一次“穿越之旅”,去领略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古风新韵”!(贴板书)在诵经典、唱经典中,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让我们走进古风—《关山月》。(出示题目) 2.播放古琴弹唱《关山月》。 师:通过这段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介绍古琴及相关知识。(出示图片和视频) ⑴认识、了解古琴、减字谱(出示图片) ⑵教师介绍古琴音色,模仿弹奏古琴(边看视频边讲解) 4.师:上周老师布置了一个让同学们回去搜集和古诗《关山月》相关的内容,谁准备了? 教师总结古诗表达的情感。 5.配乐诗朗读《关山月》 6.教师出示笙、萧、瑟、编钟、编磬图片,随后播放乐器合奏视频 (二)感受“新韵” 1.导入:古韵且长存,新韵亦动听!听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