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吹竖笛 《草原夏令营组曲》序曲主题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素养和竖笛演奏基础。本课时内容为一首双声部乐曲,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二、教材分析: 《草原夏令营组曲》序曲主题是一首具有蒙古族民歌特色的双声部竖笛合奏曲,它的主题旋律在两个声部间交替出现,节奏以“后十六”和“全十六”居多,主要是通过练习吹奏,复习掌握双吐、三吐的吹奏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吹奏,复习掌握双吐、三吐的吹奏方法。 2、运用旋律声部的交替出现,为儿歌《闪烁的小星星》创编双声部。 3、通过合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为儿歌《闪烁的小星星》创编双声部。 2、学习并掌握重音记号、换气记号的演奏方法。 难点 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吹竖笛在气息的控制上有什么不同。 五、课时: 1课时 六、教具: 竖笛、多媒体、蜡烛、气球。 七、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欣赏名家演奏竖笛。 (二)、竖笛简介: 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完全靠吹奏者的气息就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所以简单易学。竖笛原本是纯手工木制的乐器,演奏的也是非常阳春白雪的古典音乐,曾经伟大的音乐家维瓦尔第和巴赫都专门为竖笛写过独奏曲,而现在我们用的树脂塑料竖笛,它不会因为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而发生裂痕,因此更加方便大家使用和保养。 (三)、气息小游戏 1、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第一组,把小蜡烛吹动而不能吹灭; 第二组,感受用力把大气球吹起来。 2、师总结:气息的控制上有什么不同。第一组,吹出的气流要均匀、松缓、平稳;第二组,吹出的气流要急。 (四)、学吹竖笛 1、复习吹奏口诀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口含一至二公分,口要圆、气要缓,检查手指要摁严,一字一音用单吐,上有弧线气要连,高音(口型)变扁气要急,眼睛(视谱)走在前。 2、复习单吐音、双吐音、三吐音 (1)、单吐音 : 吹奏时,每个音的音头都要用舌头来吐奏,即发音时加“tu”。 双吐音是tu(单吐音)的发展,由单吐音的舌头运动一个来回发出两个声音,即 tu—ku。 三吐音是双吐音加一个单吐音连奏而成,即 tu—tu—ku。 (2)、请同学示范 3、分组练习并进行合奏练习。 4、听教师范奏《草原夏令营组曲》序曲主题(板书课题) 5、学习《草原夏令营组曲》序曲主题第一部分 第一声部: (1)、逐句教唱谱并练习指法。(介绍重音记号“>”并板书) (2)、唱tuku并练习指法。 (3)、放慢吹一遍。 (4)、正常速度吹一遍 (5)、找难点,同学示范互助解决。 (6)、完整吹一遍。 第二声部: (1)、逐句教唱谱并练习指法。(介绍换气记号“v”并板书) (2)、唱tuku并练习指法。 (3)、放慢吹一遍。 (4)、正常速度吹一遍 (5)、师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慢练。 (6)、完整吹一遍。 合奏: (1)、思考旋律声部在哪里? (4)、总结:旋律声部是交替出现的,主旋律演奏时,另一个伴奏声部的音量要稍微弱一些。 (2)、生吹第一声部,师吹第二声部 (3)、师吹第一声部,生吹第二声部 (5)、请两个同学分声部演奏,其他同学练习指法。 (6)、师指挥合奏。并提示学生旋律声部进入时注意看老师的手势。 (五)创编活动: 《闪烁的小星星》改编成两个声部。 (六)、小结: 学好竖笛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人的固定音高概念,更能够激发大家在音乐领域的潜力。 (七)、课后作业: 《草原夏令营组曲》序曲主题第二部分。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同学们的吹奏水平还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