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82770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答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同步训练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721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选修,物理,高中,人教,电荷
  • cover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30分) 1.下列关于起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管是何种起电方式,都要遵循电荷守恒定律 B.摩擦起电时,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C.摩擦和感应都能使电子转移,只不过前者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而后者则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一个带电体接触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则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大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B.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 C C.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3.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持使它们彼此接触。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  ) A.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 B.此时A、B带负电 C.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闭合 5如图所示,验电器带有少量正电荷,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远处逐渐靠近验电 器的金属球.此过程中,可能看到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  ) A.不断增大 B.先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增大,后不变 6.下列关于静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铁钉 C.普通验电器能直接检测物体带有何种性质的电荷 D.电荷量存在某最小值 7.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小球A、B、C(可视为点电荷),三球沿一条直线摆放,仅在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静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对B的静电力一定是引力 B.A对B的静电力可能是斥力 C.A的电量可能比B少 D.C的电量一定比B少 8.把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一下再分开一个很小的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这两个小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 ①两球带等量异号电荷 ②两球带等量同号电荷 ③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同号电荷 ④两球原来带不等量异号电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甲、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没有第三者参与),结果发现甲物体带了1.6×10-15C的电荷量(正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也带了1.6×10-15C的正电荷 B.甲物体失去了104个电子 C.乙物体失去了104个电子 D.甲、乙两物体共失去了2×104个电子 10.如图所示,在感应起电的实验中,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指针发生了偏转. 下列关于金属球和指针带电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B.金属球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C.金属球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D.金属球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二、多选题(共24分) 1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 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 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 12.宁夏育才中学某物理社团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指摸甲球;③手指移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③→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13.如图所示,A、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