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79788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798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黑龙江省,版含,Word,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_____ 哈六中2019级高二学年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 历 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 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A.青铜 B.骨头 C.铁 D.钢 2. 15. 《礼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敬畏神灵 B.尊宗敬祖 C. 经济落后 D.以农立国 3.据安阳殷墟考古发现,有一处贵族的窖藏圆穴集中堆放了400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该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A.商代对祖先神灵的崇拜 B.奢侈腐化的贵族生活 C.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活动 D.技术水平先进的手工业 4. 《国语》一书记载了西周社会的经济状况:“公(诸侯国君)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表明西周时期 A.贵族的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生产 B.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C.政府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生产 D.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5. 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表明了 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6.《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 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 D.“重农”可以维系安土重迁 7. 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下图所示耕作工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8. 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这一现象成为自汉代以来长达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移民戍边 B.经济重心移至江南 C.隋唐之际北方战乱 D.安史之乱北人南迁 9.《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这反映出唐代手工业者 A.地位优越 B.职业世袭 C.遭受歧视 D.地位低下 10. 宋朝出现了许多新型田地,如:梯田、圩田、淤田、沙田、架田等。这些新型田地的出现主要有利于 A.外来经济作物的引进 B.各类产品的商品化 C.农业耕地面积的扩大 D.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11.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liú)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这反映了 A.藩镇林立的局面难以抵御灾害 B.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 C.政治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D.北方经济发展依仗南方财富 12. 《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产品用途 B.釉色的区别 C.器物纹 D.产品质量 13.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当年高僧玄奘在这条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C.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14.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 15.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