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讲方法 学习方法 故事1: 小瑶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学习一直很好,可上了中学,科目增加到七八科,她找来各种参考书,每天学到很晚才休息,可就是没有见到什么效果。她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 故事2:一位语文老师,是3年前练的琴,那架钢琴是一家企业捐赠的,一直放在琴房里。学校曾来过一个音乐教师,不过嫌学校待遇低,走了。于是,她变成了这架钢琴的主人,每次课间10分钟,她就赶到琴房里练练,从最初的音阶开始。不过,她只有10分钟,10分钟后,上课铃声一响,她就得停止。 故事3:李响很苦恼,自从上中学以来,显得自己很笨,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老是记不住,明明自己记住了,但是,第二天老师一提问,又忘了。有的知识点记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他的父母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也很无奈,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很笨,智商比别的孩子低? 心理解析: 通过对以上几个小故事的心理解析,我们得出结论:学习是需要方法的。 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1.学习目标 2.科学的记忆方法 3.学习的情绪 4.把握学习关键环节 一、确立一个学习的目标 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勇往直前!有了明确的目标还不够,当遇到挫折和困难,还要勇于坚持这个目标。 2. 很多人,虽然学习很努力,每天忙到大半夜,第二天很早又去继续工作,真的很辛苦,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功。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学习本身和学习成果的概念。有时候,只是单纯看重工作过程的人并不能取得成功。 3. 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在自己心中的想法就会具体化,这样学习起来就会心中有数,热情高涨。有明确的目标又能为自己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工具,根据自己离目标的远近不断地努力进取,缩小与目标的距离,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4.要知道并且相信,目标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有了目标,再辛苦的努力也会变成乐趣,再无法攀及的高度也能触碰到。 5. 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自己离成功的目标更近一点儿。目标越明确,学习的积极性越高;目标越宏伟,学习的意志力越强。 二、科学的记忆方法 1.记忆力是一个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指人脑识别、接收并保持所获得的信息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过程。保持,是指已经获得的信息、材料在头脑中短期或长期保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信息可能被遗忘,有些信息可能被巩固而保留在头脑中不再遗忘;所谓的再现和再认,是指过去的记忆信息在头脑中重新恢复的过程。 2.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概述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概述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的、不感兴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遗忘的要早。人们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速度快于对散文的遗忘,而对散文的遗忘速度又快于韵律诗。在学习过程中,对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地背诵后仍然继续学习,叫做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可以使学习的材料保持得好。要让记忆效果事半功倍,更牢、更深刻、更持久,就要真正把及时复习、理解记忆、联想记忆、过度学习运用到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