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098

六年级语文下册 草船借箭(人教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218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人教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草船借箭 班级 姓名 -、给加红的字注音。 丞相 饮酒 都督 惩罚 水寨 呐喊 调度 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 )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 )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 )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 )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三、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 )( )( )( ) 2.呐喊(一对近义词):( )( )( )( ) 3.顺风顺水(ABAC):( )( )( )( ) 4.探听探听(ABAB):( )( )( )( ) 四、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 》,作者是( )。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 五、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六、文学常识填空。 1.( )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 )、( )和( )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复姓( ),名( ),字( ),又称( )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 )、( )、( )等等。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一、 二、1.必然 2.仍然 3.果然 4.忽然 三、1.虚实、开关、装卸、是非;2.推却、延迟、惩罚、语言;3.十全十美、全心全意、成千上万、不卑不亢;4.商量商量、研究研究、讨论讨论、学习学习 四、1.《三国演义》,罗贯中。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3.有胆有识,才智过人。4.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